五十知非似醉醒,柴门寂寞画长扃。
古人何可欺毛义,吾道将无愧管宁。
豳俗好风吹举趾,汉时明月照传经。
鸣车整旆西归日,户外寒融柳色青。
注释:
亭林先生寓曲沃卧病小愈走书相闻即遣使起居奉诗其二
五十知非似醉醒,柴门寂寞画长扃。
古人何可欺毛义,吾道将无愧管宁。
豳俗好风吹举趾,汉时明月照传经。
鸣车整旆西归日,户外寒融柳色青。
赏析:
这是一首赠给友人的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人生道路的选择和对未来的期望。
第一句“五十知非似醉醒”,诗人用“五十知非”来形容自己的心境,表示自己已经看透了人生的真谛,就像喝醉酒后醒来一样。这里的“知非”指的是对人生的认识和理解。
第二句“柴门寂寞画长扃”,描述了诗人居住的环境,一个偏僻、安静的村庄,只有一扇紧闭的木门,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清苦。
第三四句“古人何可欺毛义,吾道将无愧管宁”,诗人引用了两位古代人物的故事,他们都是坚守节操、不屈权势的人,以此表示自己的志向和决心。这里的“毛义”指的是汉代的毛义,他因为拒绝为权贵做官而被杀;“管宁”则是东汉的管宁,他隐居山林,不与世俗交往。
第五六句“豳俗好风风吹举趾,汉时明月照传经”,诗人以两个历史典故来表达自己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和尊重。“豳俗好风”指的是周代风俗淳朴,人们喜欢吹奏音乐;“汉时明月”则是指汉朝时期,月光照耀下的长安城。这两个典故都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最后两句“鸣车整旆西归日,户外寒融柳色青”,诗人描绘了自己即将离开故乡的情景。他的车子已经准备就绪,准备启程返回;外面的景色已经变得温暖和美丽。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深深的眷恋和对离别的不舍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