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安江岸侧,有妇行随夫。
担持畚与锸,一身多泥涂。
我行时借问,夫言妇已叹。
烽堠设何为,使我连村困。
前夜吏到舍,叱喝府帖下。
一丁出百砖,十户供万瓦。
典尽儿女衣,稍具砖瓦资。
更驱自转运,营造不待时。
嗟我生为农,舍业从墁工。
田秧虽得插,废弃如枯葑。
秧枯即绝食,饿死行可必。
谁言兵卫民,我死彼却逸。
瘦妻何挛挛,甘与同罹患。
犹胜有独在,忍饿为寡鳏。
此邦虽边鄙,同是天赤子。
乐岁有灾凶,皇天那知此。
国家久承平,军剧岂宜轻。
愿告守土吏,勿使民恨兵。
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修城》。
诗句翻译:
开始安江岸侧,有妇女跟随丈夫。
扛着畚箕和铁锹,一身泥涂。
我行走时借问,夫言妇已叹息。
烽堠为何设立,让我连村困。
前夜吏到舍,叱喝府帖下。
一丁出百砖,十户供万瓦。
典尽儿女衣,稍具砖瓦资。
更驱自转运,营造不待时。
嗟我生为农,舍业从墁工。
田秧虽得插,废弃如枯葑。
秧枯即绝食,饿死行可必。
谁言兵卫民,我死彼却逸。
瘦妻何挛挛,甘与同罹患。
犹胜有独在,忍饿为寡鳏。
此邦虽边鄙,同是天赤子。
乐岁有灾凶,皇天那知此。
国家久承平,军剧岂宜轻。
愿告守土吏,勿使民恨兵。
注释:
始安江岸侧:始安江在今天的湖南省长沙市境内。
有妇行随夫:妻子跟着她丈夫一起工作。
担持畚与锸:拿着畚箕和铁锹。畚箕是一种用来装东西的竹制器具,锸是挖土用的长柄工具。
一身多泥涂:身上的泥土很多。
我行时借问,夫言妇已叹:当我走路时,他借机询问我的情况,但我的妻子已经叹息了。
烽堠设何为,使我连村困:为什么要在烽火台附近修建城墙?这导致我所在的村庄都陷入了困境。
前夜吏到舍,叱喝府帖下:前一晚,官吏来到我的住所,斥责并命令我交出材料。
一丁出百砖,十户供万瓦:一个男子需要承担一百块砖的工程,十个家庭需要提供一万块瓦的工程。
典尽儿女衣,稍具砖瓦资:用尽所有子女的衣服作为建筑材料,勉强筹集到砖瓦的资金。
更驱自转运,营造不待时:还要自己运送材料,建造房屋的工作不需要等待时间。
嗟我生为农,舍业从墁工:感叹我一生从事农业工作,现在被迫参与土木工程。
田秧虽得插,废弃如枯葑:虽然田地可以种植秧苗,但最终会被废弃,就像干涸的沼泽地一样。
秧枯即绝食,饿死行可必:秧苗枯萎就意味着绝食,我可能不得不饿死。
谁言兵卫民,我死彼却逸:谁说士兵是为了保护百姓而牺牲的?实际上,如果我死了,他们反而会得到休息。
瘦妻何挛挛,甘与同罹患:妻子变得消瘦,愿意和我一起承受苦难。
犹胜有独在,忍饿为寡鳏:至少还有我一个人,忍受饥饿。
此邦虽边鄙,同是天赤子:虽然这个地区位于边境,但我们都是天子的儿子。
乐岁有灾凶,皇天那知此:在丰收之年也会有灾难,连上天也难以预料这种变化。
国家久承平,军剧岂宜轻:国家长期和平,但军队事务繁重,不应该轻易行动。
愿告守土吏,勿使民恨兵:希望官员们能告诉我不要因为军队的开销而让百姓怨恨。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作品,通过描述农民因修筑城墙而被迫放弃农田、参与土木工程的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人民的苦难。全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述,展现了人民生活的艰辛和社会矛盾的激化。同时,诗中还蕴含着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平、人民幸福的向往和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