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隐庐峰下,终朝理素琴。
客留春夜坐,诗对晓山吟。
野墅养幽性,涧泉清道心。
何时策藜杖,云外远相寻。
【注释】
庐峰:山名,在今江西九江市南。终朝:整天、全天。
野墅:山间茅舍。涧泉:山间流泉。
藜杖:一种用竹子或木棍做的手杖。
相寻:相互探访。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与庐山人的交往情景,表现了他对友人的深情厚意,也反映了他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心境。
首句“高隐庐峰下”,写自己隐居庐山之高远。“高隐”二字,表明了诗人不与世俗争荣辱、不与权贵争高低的态度。“庐峰”点出庐山,点出了诗题中的“庐山人”。
第二句“终朝理素琴”,写自己终日弹琴作乐,抒发自己的情感。“终朝”指一整天,“理”是拨弄之意。“素琴”即古琴,是文人常用的乐器。
第三四句“客留春夜坐,诗对晓山吟”,写朋友留我于春天夜晚,同饮共谈至天亮。“春夜”指春天的晚上,“留”是挽留之意。“诗”指诗词歌赋。“晓山”指清晨的群山。“吟”指作诗。
五句“野墅养幽性,涧泉清道心”,写我在山中别墅养性怡情,以涧泉水涤荡心灵。“野墅”,指山中别墅,“养”是保养身心,“幽性”指高雅的性情。“涧泉”指山中流水,“清道心”指洗涤杂念。
六句“何时策藜杖,云外远相寻”,写什么时候才能摆脱俗务,去云外寻找你。“策藜杖”指拄着藜杖,“相寻”指彼此相见。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向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追求自然、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和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