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边候雁飞,白发望荆扉。
落叶满山径,秋风孤客归。
何时到乡里,前路授寒衣。
知是无人问,空洲理钓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离别的深深怀念和对友人前途的担忧。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解读与翻译

1. 天边候雁飞

  • “天边”指天空边缘或远处,这里用来象征远方或他乡。
  • “候雁”是一种候鸟,春天南飞,秋天北归,常用来比喻远方的游子。
  • “飞”描述了候雁飞行的场景,增添了一种动态美。

2. 白发望荆扉

  • “白发”通常用来形容老人,这里可能是指赵玉文已至老年。
  • “望荆扉”中的“荆扉”指的是用荆条编成的门户,象征着简朴或简陋的居所。
  • 这里的“望”表达了期盼的情感,显示了对友人回归的强烈期望。

3. 落叶满山径

  • “落叶”描绘了秋天的景色,暗示时间已进入晚秋。
  • “满山径”表明道路两侧都是落叶,营造了一种萧索的氛围。
  • 整体上,这句话营造了一个凄凉、孤独的环境,衬托出主人公的心境。

4. 秋风孤客归

  • “秋风”是秋季特有的自然现象,常与思念、寂寞等情感联系在一起。
  • “孤客”指的是单身一人的旅人或游子。
  • 这个短语描绘了主人公在秋风中独自归来的情景,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5. 何时到乡里,前路授寒衣

  • “乡里”通常指家乡或故乡。
  • “授寒衣”意味着提供衣物帮助他人抵御寒冷,这里特指为即将到达的朋友提供衣物。
  • 这句表达了对朋友旅途中可能遭遇的困难和困境的关心及支持。

6. 知是无人问,空洲理钓矶

  • “无人问”意味着没有其他人的关心或询问。
  • “空洲”指没有人居住的荒洲。
  • “理钓矶”中的“理”可能意味着整理或处理,而“钓矶”则是钓鱼的地方。
  • 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友人孤单生活状态的关注,以及对朋友未来可能面对的艰难处境的忧虑。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情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别后孤独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同情。诗中使用了许多意象,如候雁、落叶、秋风等,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也深刻地传达了诗人的情感。特别是“知是无人问”,这句话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和无助感,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此外,整首诗的结构紧凑,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王勃诗作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