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宿何峰顶,应怜此夜寒。
未眠僧舍静,共坐佛镫残。
隔牖松风急,上方钟磬阑。
幽情已堪忆,况是晓来看。
【注释】
- 新亭:指东晋王导为平定苏峻叛乱所建的石亭子,在今江苏南京市南。
- 颖叔:指陶渊明的好友、诗人谢灵运(字季迪),曾隐居于九仙山。
- 何峰顶:指九仙山的最高峰。
- 应怜:该怜惜。
- 未眠僧舍静:没有睡意的和尚房中静悄悄的。
- 共坐佛镫残:一起坐在佛像的脚垫上。
- 上方钟磬阑:上方寺庙里的钟鼓声渐渐消逝。
- 幽情:深藏的心事或情感。
- 况是晓来看:况且是早晨起来时。
【赏析】
《宿九仙山》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五律诗。本诗写诗人夜宿高高的山峰之上,遥望远处的寺庙,思念着昔日与陶潜等好友的友情,以及他们隐居九仙山的生活,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意。
首联“知宿何峰顶,应怜此夜寒”,写诗人夜晚宿在高高的山峰之巅,心中不禁感叹这寒冷的夜晚。颔联“未眠僧舍静,共坐佛镫残”描写了诗人没有睡意,独自在僧人宿舍里安安静静地坐着,同时回忆起与友人同坐佛陀脚下的情景。颈联“隔牖松风急,上方钟磬阑”描绘了夜晚听到窗外传来阵阵松风吹过和远方寺庙中的钟磬声逐渐消失的情景。尾联“幽情已堪忆,况是晓来看”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深的思念之情,尤其是在清晨醒来时更加强烈。整首诗通过对诗人夜晚宿高山顶,远观山下寺庙,思念昔日与友人的友情及隐居生活的场景描述,抒发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