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贫阅时物,偏易感离愁。
日苦雨连夕,朝来天已秋。
荒鸡鸣屋后,野水涨原头。
况复故人远,短吟谁与酬?
注释:
闲贫阅时物,偏易感离愁。
日苦雨连夕,朝来天已秋。
荒鸡鸣屋后,野水涨原头。
况复故人远,短吟谁与酬?
译文:
我过着清贫的生活,时常感慨时光的流逝,容易产生孤独和思念之情。
日子过得辛苦,连着下了好几天大雨,早晨起来一看天空已经秋天了。
屋后传来荒废的鸡叫声,原头上野水涨了起来。
更何况我们的朋友都远在外地,我只有短小的诗篇能表达我内心的忧愁和寂寞,又有谁能与我共鸣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任二十六鹄写给他的哥哥大文的一首答谢诗,表达了他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
首二句“闲贫阅时物,偏易感离愁”,诗人以“闲贫”自谦,表明自己生活的清贫,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世俗名利的淡泊。然而,这种生活状态却让他更加敏感地感受到了时光流逝带来的孤独和思念之情。他常常感叹自己过于容易地被离别的忧愁所困扰,这或许是因为他的内心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不确定的担忧。
接下来的四句“日苦雨连夕,朝来天已秋”,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天的天气变化。白天的时候,他们经历了连绵的雨水,到了夜晚,天空中已经飘起了秋天的落叶。这两句虽然只是简单的景物描写,但却营造出了一种凄凉而深沉的氛围,使人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变化。
最后两句“荒鸡鸣屋后,野水涨原头”,诗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屋后的荒废鸡叫声响起,原头上的野水开始上涨。这些看似平常的自然景象,却在诗人的眼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希望。他似乎在这宁静的环境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也期待着未来的美好。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忧伤和对友情的渴望。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物质与精神,诗人展现了自己的独特视角和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