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泛潇湘渚,春洲柳已明。
山遥知水阔,风正信舟行。
竹寺幽堪画,江村好是晴。
同看足闻赏,不必问归程。
【注释】
泛泛:水面宽阔的样子。潇湘:湖南的别称。渚:水中的小洲。
知:知道,了解。水阔:江水宽广的样子。
风正:顺风行舟。信:确实。
竹寺幽堪画:竹丛中的寺庙幽静,如同一幅画。
同看:一起观看。足闻赏:足以欣赏。
【赏析】
此诗是诗人舟行湘湖时所作。首联写船行潇湘,春洲柳已明;颔联写远望山高水阔,顺风扬帆;颈联写竹丛中寺庙幽静,如同一幅画;尾联说同观美景,不必问归程。
这首诗写在春日泛舟湘湖时所见景色及感受。首联“泛泛潇湘渚”,点出题意,即泛舟潇湘。次联“春洲柳已明”,说明时间、季节,并点出舟行之地,是春天。“柳”和第二句的“洲”相照应;“春”和第三句的“远”相呼应。
三联“山遥知水阔,风正信舟行”。“山远”是说舟行之速,“知”字有双关的意思:“既知水阔,则知山长;既知舟行,则知人远。”而“信舟行”则是指舟行之顺利。这两句是说,既然山遥而知水阔,那么就知道顺风行舟。
四联“竹寺幽堪画,江村好是晴”。“竹”和第四句的“竹”相呼应;“寺”和第五句的“村”相呼应。这二句是说,竹丛中的寺庙幽静,如同一幅画;江村天朗气清,十分宜人。
五联“同看足闻赏,不必问归程”。最后两句是说,大家一同观赏胜景,自会心满意足;何必一定要打听回程的路呢?
这首诗是诗人游湘时作。诗人在《湘中别妻》里写道:“江上何秋冬,江边生早梅。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其一)又写到:“楚人不识凤兮木,却把吴牛比越牛。只言两地不同树,不觉江南已得秋。”(其二)可知当时正是初春时节,诗人正在游览湘江一带名胜古迹,因而有此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