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住蛮城里,候禽无复宾。
自看楚山月,相遇洞庭春。
乍恐依帆杳,初惊入耳新。
转怜行断处,零落独沾巾。
洞庭始见雁
洞庭湖边,第一次见到大雁南飞一住蛮城里,候禽无复宾。
我在南方的蛮城,再也见不到候鸟了
自看楚山月,相遇洞庭春。
我独自欣赏着楚山的明月,又和春天的洞庭湖不期而遇
乍恐依帆杳,初惊入耳新。
突然担心那船帆渐行渐远,又惊讶于它们的声音如此新鲜
转怜行断处,零落独沾巾。
我不禁更加怜惜那些离乡别井,独自沾满泪水的鸟儿
一住蛮城里,候禽无复宾。
自看楚山月,相遇洞庭春。
乍恐依帆杳,初惊入耳新。
转怜行断处,零落独沾巾。
洞庭始见雁
洞庭湖边,第一次见到大雁南飞一住蛮城里,候禽无复宾。
我在南方的蛮城,再也见不到候鸟了
自看楚山月,相遇洞庭春。
我独自欣赏着楚山的明月,又和春天的洞庭湖不期而遇
乍恐依帆杳,初惊入耳新。
突然担心那船帆渐行渐远,又惊讶于它们的声音如此新鲜
转怜行断处,零落独沾巾。
我不禁更加怜惜那些离乡别井,独自沾满泪水的鸟儿
诗句释义: 1. “栖迟竟何事,客意坐相违。” - "栖迟"通常指停留、居住。在这里,诗人可能在描述他/她因为某些原因(可能是天气或身体状况)未能继续留在那里,选择离开了。 - "竟何事"表示结果出乎意料,可能意味着诗人对为何离开感到困惑或不满。 - "客意"是指客人的情绪或态度,"坐相违"说明由于某种原因(可能是天气),客人的情绪和态度发生了变化。 2. “独宿惊风雨,来朝又不归。” -
早春闲游 村居人事少,懒性独相宜。 不为看春景,尽成闲坐时。 注释: ①早春:春天的开始。 ②村居:乡村的住所。 ③懒性:指性格慵懒。 ④同溪客:一同来到溪边游玩的客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宁静的早晨,独自一人在村中漫步的情景。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欣赏。 首句“村居人事少”,直接点明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一个偏僻的村庄,这里的人际关系简单
诗句释义 - 悽悽改时节:凄凄,形容声音或气氛凄凉;改时节,指时局或环境变化。 - 注释:形容环境或情况的急剧变化。 - 不语独沾巾:不语,不说话,无声地哭泣;沾巾,泪水滴在手巾上。 - 注释:形容一个人默默流泪的情景。 - 此夜还新岁:此夜,指当前时刻;新岁,新年。 - 注释:表示新的一年已经开始。 - 于今成故人:于今,现在;成,成为;故人,老朋友。 - 注释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写于诗人病中时。 首联:“阶前雪消尽,风气亦清和。” “阶前”指的是阶下,台阶下的空地。“雪消尽”表明时间已经过了冬天。“风气亦清和”说明天气变暖了,风也变暖了,气候宜人。 颔联:“心赏随年薄,春怀因病多。” “心赏”指内心欣赏,“随年薄”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感到的世事沧桑。“春怀”指对春天的感受,“因病多”是因为生病的缘故。 颈联:“听鸿离野岸,看月上庭柯。”
【注释】 《秋䈉集》:即《秋䈉集》诗集。䈉,指蟋蟀。 旧卷闲来读:在空闲时翻阅旧诗。 苦吟今几春:苦吟了几年的春天了。 尚多违古意:还有很多不符合古人的意愿。 渐不悦时人:渐渐地对当时的世俗之人不再感到愉快。 气味全宜冷:其品格完全适合清高寒凉。 平生合得贫:平生与贫穷相投契。 无须问千载:用不着去追问千年以前的事。 会取此中真:自然会领悟其中的真理。 赏析:
【注释】 不谓:没有料到。得君于众稀:得到您在众人之中特别难得。片言:一两句话。初合:刚刚合适,刚刚相合。前日识犹非:前些天认识的你,仍然不是真的我。每约入山宿:曾经相约一同到山林里住宿。新同观海归:一起游览海边,归来后在一起。来朝隔林谷,室望白云飞:早晨离开时,隔着树林、山谷,望着白云飘飞。 【译文】 没有想到能得到你的欣赏,能在众多人中与你相见。 我们初次见面的话很投机,但认识你之前
子乔自县中来言,书田单先生贫状,至食木叶,并邀各赋一首为赠 食尽门前树,先生空忍饥。 祗应到死日,始是不贫时。 注释: 1. “子乔”指李宪噩的友人。他自县城来访,并向李宪噩传达了田单先生的贫困状况,甚至到了连树叶都吃光的地步。 2. “书田单先生贫状,至食木叶”描述了一种极其贫困的生活状态,甚至连树木的叶子都吃不上。 3. “先生空忍饥”表达了对田单先生处境的同情和理解。尽管生活如此艰难
【解析】 此诗首联写北宫,颔联写仙处,颈联写秋草和钟声,尾联写感怀。 “北宫”是作者的住所,在县城之北。这里指诗人的居所。“宫在县楼北”,即“北宫”。这句的意思是说,自己的住处是在城北,也就是在县楼的北面,而县楼正对着皇宫。 “石门题玉清”。“玉清”,指道教所说的天界,这里指神仙居住的地方。“石门题玉清”意思是说,自己在石门外(即北宫门前)题写了“玉清”二字。 “何日得仙处,尽日有松声
【译文】 落叶飘落在溪头的路上,白天的阳光下鸟儿在枝头叽喳地叫着。我独自来到亭子上站着,远远地看见了东边的原野。寂静的秋天正在变化,凄凉的风景让人伤感。知道垄头上的树木,昨夜被霜染上了痕迹。 【注释】 1. 落叶:指树叶凋零落下。 2. 溪头路:指小溪边的道路。 3. 昼阴寒鸟喧:白天虽然阳光明媚,但天气阴沉寒冷,鸟儿鸣叫得很热闹。 4. 独:单独。 5. 亭上立:指独自站在亭子上。 6. 迢递
【注释】 溪上:溪边。即事:就眼前事物而作诗或写景。 柳叟:指作者的朋友柳某。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溪边偶得的,以溪为题,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表现了他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首联“偶上晴溪望,尘喧都不关”两句说,偶然来到溪边,看到满眼的美景,心中顿时觉得尘嚣都已远去,这两句是全诗感情的升华。 颔联“野桃经雨落,沙鸟与人闲”写的是春雨过后,野桃花落下了
【注释】 泛泛:水面宽阔的样子。潇湘:湖南的别称。渚:水中的小洲。 知:知道,了解。水阔:江水宽广的样子。 风正:顺风行舟。信:确实。 竹寺幽堪画:竹丛中的寺庙幽静,如同一幅画。 同看:一起观看。足闻赏:足以欣赏。 【赏析】 此诗是诗人舟行湘湖时所作。首联写船行潇湘,春洲柳已明;颔联写远望山高水阔,顺风扬帆;颈联写竹丛中寺庙幽静,如同一幅画;尾联说同观美景,不必问归程。
【解析】 题中“为访名贤迹,禅堂时一登。居知邻漫叟,山定有高僧”四句是说作者为拜访名贤而登临此寺,看到寺内和尚,便知道附近住着一位名叫漫叟的隐者,又见到山里一定有一位高僧。 【答案】 题:为访名贤迹,禅堂时一登。居知邻漫叟,山定有高僧。译文:为了拜访名贤而来到这里,登上禅堂(即方丈),时时能看到隐居于此的名士。居所附近的山上一定还有一位高僧。赏析:这首诗描写了游人游览寺庙时所见到的景物及人物
【诗句释义】 1. 夜泊冷水滩,叔白弹琴处,示闲云:夜里在冷水滩停靠,是给叔白弹琴的地方。 2. 历历滩边石,何人石上琴?:滩边的石头清晰可见,是谁在那石头上弹琴? 3. 孤舟逝不返,流水有余音:孤独的小船消逝不再返回,流水中还余留着悠扬的音乐。 4. 江黑月埋雾,夜寒星耿参:江水漆黑,月亮藏在雾里,夜晚寒冷,星星显得格外明亮。 5. 知君曾伴听,系缆共沾襟:我知道你曾经聆听过这琴声
蒿洲闻驴鸣 蒿洲:即蒿塘,地名。在今江苏太仓县东南。《舆地纪胜.太仓》引《图经》:“蒿塘,一名蒿洲。”闻驴鸣:听到驴叫。 知殊仲宣癖,岂解爱驴鸣? 知殊:作者自号。仲宣:王粲,字仲宣,东汉末诗人。“驴鸣”句:王粲《七哀诗》有“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此处借指自己因战乱而流离失所,故有“驴鸣”之叹。“岂解”句:岂:岂料;解
【注释】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赤壁:古战场,位于今湖北省黄冈市西北长江边。樊口:古地名,即樊山和樊口。陈迹:遗迹、旧迹。 【赏析】这是一首纪游诗。诗人在黄州期间,游览了赤壁、樊口、武昌三处胜景,但都未能找到故人,只好在茫茫烟水之中怅惘不已。全诗写得含蓄蕴藉,有感而发。首句“晓起问赤壁”,点明出游的时间和地点,也点出题旨——登高望远,抒发怀人的情怀。次句“挂帆江气凉”,写乘船顺风而下,船行江上
诗句释义 "泊湓浦" - 泊:停留、停泊。 - 湓浦: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附近,是长江中的一个小岛,因湓水(今称湓江)而得名。 "白傅风情在" - 白傅: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别称。 - 风情:指白居易的诗歌风格或情感。 - 在:存在、显现。 "江皋杨柳斜" - 江皋:江边。 - 杨柳斜:形容柳树随风轻轻摇摆的样子。 "落帆逗湓浦" - 落帆:船只靠岸。 - 逗:靠近、接近。 - 湓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