歉岁廑行路,路旁榆柳疏。
冷春过榖雨,荒店宿桑墟。
村夜少鸡犬,客餐珍菜蔬。
北来谁马首?
不敢问乡闾。

【注释】

歉岁:歉收的年头。行路:行走。过榖雨: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谷雨时节,天气逐渐转暖,草木开始发芽。荒店:荒凉的店铺。桑墟:桑树成林的地方,多用以指代乡村。鸡犬:家畜家禽。马首:马的头,借指主人。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自述在沭阳道中的经历,从“歉岁”到“不敢问乡闾”,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自己前途的迷茫。

诗的开头两句“歉岁廑行路,路旁榆柳疏”,描绘了诗人在歉收的年头里行走的情景,榆柳树因缺水而稀疏。这句诗通过写景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同时也暗示了当时社会的不稳定和人民的困苦。

接下来的句子“冷春过榖雨,荒店宿桑墟”,描述了诗人经过寒冷的春天后,在荒废的店铺中休息的场景。这里的“荒店”指的是没有生意的商铺,“桑墟”则是指种满桑树的地方,这两个地方都充满了荒凉的气息。这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诗人旅途的艰辛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第三句“村夜少鸡犬,客餐珍菜蔬”,则是说在乡村夜晚,因为很少有人家,所以只有偶尔传来的鸡鸣犬吠声。而客人在用餐时,只能享用到一些珍贵的蔬菜。这句诗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在异乡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农民生活的艰难。

最后一句“北来谁马首?不敢问乡闾”,则是诗人对自己前途的担忧。他不知道未来的路会通向何处,也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将会如何。这里的“马首”指的是马的主人,也就是他的领导。而“乡闾”则是指家乡和邻里。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在沭阳道中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自己前途的迷茫。同时,诗中的景物描绘和人物形象也都充满了生动性和感染力,使得整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