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西郭路,累累多邱坟。暄时来此游,登高观夏云。
披拂垄头树,感念坟中人。岂不同此欢?音响谁复闻?
古昔豪杰士,身死言不泯。形质随化往,文字传其神。
胡不少留意?逐俗但纭纭。朝游酒肉场,暮追狎客群。
但务四时乐,坐亡千载文。一旦纩息定,灭如风中尘。
寄言同学友,勉为身后身。
【注释】
①三首:指《寄李十二白二十韵》、《赠别舍弟伦》、《送友人》。
②西郭:城之西面。路:通“辂”,大路。
③累累:接连不断的样子。邱坟,小土堆,坟墓。
④暄(xūn)时:暖和的春日。
⑤披拂:风吹动。垄头树,垄间树木。
⑥坟中人:坟中的死人。
⑦音响:声音。
⑧古昔豪杰士:古代的英雄豪杰。身死言不泯:英雄虽死,但英名永存。
⑨形质:形体,指人的躯体。随化往:随万物同去。形质随化往,指人死后化为尘。
⑩文字:指文章作品。传其神,即流传其精神。
⑪胡:何。留意:留心。
⑫逐俗:追逐世俗。纭纭(yīn yín):纷扰、忙碌。
⑬酒肉场:酒肉聚集之地。
⑭灭如风中尘:比喻死亡后像风中飘散的尘土一样。
⑮寄言同学友:寄语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⑯勉为身后身:勉励自己要成为后世的楷模。
【赏析】
此诗作于天宝末年(公元743年),诗人在长安与李白相会。当时李白已去世多年,诗人追念先贤,写下此诗。
全诗共分四层。前四句写景,点出游春题,抒发感慨;中间八句写感怀,抒发对先贤的敬仰之情;后四句则抒写人生短暂无常,应珍惜光阴,奋发有为的豪情壮志。
此诗是诗人借对古人的追思来表达自己的抱负,以寄托自己的哀愁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