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枻洞庭水,水落春未达。高洲聊可登,骋目湖堧阔。
迥拟驰平野,浩若游大漠。草木旷不殖,人禽迹亦绝。
叠石蛟龙宫,沈沙鼋鼍壳。帝子几时降?广乐何处作?
想当飞涝下,凹凸尽汩没。睇彼深广中,谁信此堪托?
巨浸适未觏,还泛潇湘月。

【注释】

①鼓枻:击桨。②达:通“达”,抵达,这里指水涨。③高洲:高高地登上的州城。④骋目:远望。⑤平野:平坦的原野。⑥浩若:广阔无际。⑦鼋鼍(yuántuó):古代传说中的大鱼名,泛指水中的大龟或大鳖之类的动物。⑧帝子:神话传说中的神女。这里指西施。⑨广乐:盛大的音乐,这里指歌舞音乐。⑩想当:想象应当。⑪飞涝:洪水。⑫凹凸:高低不平的地方。⑬睇(dì):看。⑭巨浸:大湖。⑮适:恰好,刚刚。⑯还:回还。⑰潇湘:湖南的一条河,这里泛指湘江。

这首诗是诗人游览洞庭湖而作的一首七绝。诗的前四句写景,后三句抒情。全诗以洞庭湖的自然风光为背景,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赏析】

此诗描写登洞庭湖之洲时所见景色和所感怀情思。首四句写登洲所见,次四句写登洲所感,末六句写登洲所想。诗中用典多处,如“驰平野”、“游大漠”,皆用《楚辞》成句。“草木旷不殖”一句,出自《庄子·逍遥游》,意谓草木荒废不植,人禽踪迹灭绝,这是诗人登洲后的感受。“帝子几时降?广乐何处作?”语出《楚辞·招魂》,意谓西施何时降临此地,歌舞乐曲从何而来?这是诗人登洲后所产生的一种遐想。全诗意境开阔,气象恢宏,有“江山如此,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之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