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居远郊外,村市小溪口。
除寒物象新,丰年人气厚。
鸡犬扰衢巷,烟火暖榆柳。
祀灶须白饧,馈岁贵黄韭。
提携前村稚,伛偻东家叟。
暖帽宽布裘,跨驴越陇亩。
长者引我前,少者逐我后。
最幼不能行,佃客强之负。
出门眺平野,残雪耀林薮。
相逢少衣冠,三五乡邻友。
儿童得所欲,吾亦视寡有。
未夕欣然归,斜阳挂茅牖。
托处既休暇,乘兴皆其偶。
念子在边城,出入慎闲守。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腊日村居》中的部分内容,下面是对诗句和译文的解释:
腊日廿四日,携儿辈游村市,寄子乔:在农历腊月二十四这天,我带着孩子们去村里的集市游玩。
贫居远郊外,村市小溪口。除寒物象新,丰年人气厚。鸡犬扰衢巷,烟火暖榆柳。祀灶须白饧,馈岁贵黄韭。提携前村稚,伛偻东家叟。暖帽宽布裘,跨驴越陇亩。长者引我前,少者逐我后。最幼不能行,佃客强之负。出门眺平野,残雪耀林薮。相逢少衣冠,三五乡邻友。儿童得所欲,吾亦视寡有。未夕欣然归,斜阳挂茅牖。
托处既休暇,乘兴皆其偶。念子在边城,出入慎闲守。
译文:
腊日二十四那天,我带着孩子去逛了村里的集市。
住在偏远的郊外,村集市就在小溪口。除了寒冬的景象,一切都显得新鲜。
鸡狗在巷子里乱叫,烟火温暖了榆树枝。祭灶要用白饧,过年吃黄韭。
领着孩子走在前面的是我,跟着走的是我孙子。帽子暖和,棉衣也暖和。
骑着驴越过田野。长辈在前面引路,晚辈跟在后面。最小的孩子走不动,被客人强行背着。
走出门外看平原上的原野,残留的积雪在树林里闪耀。遇到穿着朴素衣着的人,有三五邻居朋友。孩子们得到了他们想要的东西,我也觉得有点富裕了。傍晚时分,我高兴地回到家中,夕阳挂在茅草的屋檐上。
休息的地方既有空闲的时间,趁着兴致做事都恰到好处。想念儿子在边境城市,进出小心谨慎地看守家业。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农村生活情趣的田园诗,通过描写农村的日常生活,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全诗以腊日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景象。从“携儿辈游村市”开始,诗人便带领着孩子们去村庄里的市集游玩。他带着孩子们游览村集市、拜访邻里亲友、观看冬景等,展现出一幅幅生动活泼的画面。同时,诗人也在这些画面中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这首诗还通过描绘农村的日常生活,展现了农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诗人用朴实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将农人劳作的情景展现得淋漓尽致。如“鸡犬扰衢巷”、“烟火暖榆柳”、“炊烟袅袅上升”、“田畴沃泽”、“牧童归途”等句子,都生动地描绘出农村生活的热闹场景。同时,诗人还通过对农民们辛勤劳作的赞美,表达了对农民的尊重和关心。
这首诗以农村生活为主题,通过描绘农村的日常生活,展现了农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农村生活的赞美,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