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复先生城南住,驱马东寻铁牛渡。
剥啄空林门不开,牧童指与樱桃树。
原头一径八烟微,每日先生扶醉归。
村村落照不知处,红叶满山秋雁飞。

【译文】

我到潍县去访韩公复,出来在樱桃园吟诵。追寻不遇作。

公复先生住城南,驱马东寻铁牛渡。

空林无人门不开,牧童指与樱桃树。

原头一路八烟微,每日先生扶醉归。

村村落照不知处,红叶满山秋雁飞。

【注释】:

①“出”是“来到”、“来到”的意思。②“樱桃园”是韩愈的旧居。③“追”,追寻。④“不遇”,没有遇到。⑤“公复先生”,即韩愈。⑥“驱”,骑马的意思。⑦“铁牛渡”,地名,位于今山东临朐西南。⑧“剥啄”,敲门声。⑨“樱桃树”,韩愈旧居附近有一棵樱桃树。⑩“八烟微”形容烟霭缭绕。⑪“扶醉”,因酒力尚好而勉强支撑。⑫“村落”,村庄。⑬“不知处”,无处寻觅。⑭“红叶”,这里借指秋天。⑮“秋雁飞”,指秋天来临。

【赏析】

这首诗描写诗人在韩愈故居访友不遇的情景。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日景色画卷:清晨诗人踏着露水来到樱桃园寻找韩愈,可是到了那里却看不到人。只好驱马向东去寻访。他来到铁牛渡,发现空无一人的渡口,便向守渡老翁打听韩愈,但老翁也说不知道韩愈在哪里。于是诗人又回到了樱桃园。这时,他看到一条通往原头的小路,路上飘着淡淡的雾气,路旁是一排樱桃树。诗人想沿着这条路回去,可是越走越远,最后竟找不到回去的路了。这时,只见满山遍野的红叶在秋风中翩翩起舞,一群大雁排着队从天边飞过。此情此景,使诗人不禁想起了韩愈。

首联两句写诗人访友不遇。“访”“作”互文见意,说明诗人来访的目的和心情,同时点明访友的时间是在早晨。“城南住”点明朋友的住所。“公复先生”是作者对友人韩愈的尊称。“驱马”是说作者骑马而来。

颔联两句写诗人在樱桃园中寻访友人。上句说“东寻铁牛渡”,下句说“剥啄空林门不开”,都是虚写,以衬托下文“牧童指与樱桃树”。

颈联两句写诗人在樱桃园中寻访友人时所见所感。“一径”二句是说诗人沿路所见。“烟微”二字既写出了路上的薄雾迷漫,又烘托出了诗人惆怅失意的心情。“每日先生扶醉归”是说诗人每次见到韩愈都看到他扶着酒壶醉醺醺地回家。“扶醉归”是说韩愈喝酒太多,醉得厉害,走路摇摇晃晃。“不知处”三字既写出了诗人的疑惑不解,又表现出诗人对韩愈的关切之情。末句用典,化用《楚辞·九辩》语意:“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深秋季节里,树木凋零,落叶纷纷而下,黄叶遍地,好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黄的地毯,使人感到一片凄凉、萧条的气氛。诗人在这里运用拟人的手法,把深秋季节的景色写得十分形象、生动。

尾联两句写诗人在樱桃园中寻访友人时所见所感。“红叶”二字既点明了时节,又渲染了一种浓重的秋意。“满山遍野”,意思是山上山下,到处都有;“秋雁飞”,意思是秋天的雁儿飞翔在空中。这两句是说,在深秋时节,满山遍野的大雁都在向南飞去,那一行行雁群仿佛是一条条长龙似的,从诗人眼前飞过。诗人面对这一景象,不禁联想起自己的身世遭遇。自己和韩愈一样,也是一位被贬谪的官员。如今他们两人都在外地任职,远离京城,远离朝廷。然而,他们都身居要职,手握重权。如今虽然已年逾古稀,但仍然过着闲官清俸的生活。这样一想,就更觉得前途渺茫,人生无常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