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风雨收,夕曜满林谷。
倚杖一舒啸,萧然寄高躅。
杳杳春波广,霭霭云树绿。
故人不可期,寥天自穷目。
【注释】
东亭:亭名,在洛阳。
南中:指南方。友人:指诗人的朋友。
倚杖:手拿拐杖。舒啸:张开喉咙大声地吟诵歌唱。萧然:清静的样子。
高躅:高尚的志向。期:希望。
杳杳:形容水波宽广无边,也比喻人心胸开阔或渺茫无际。霭霭:形容云气浓密的样子。
故人:老友。穷目:极目远望。
赏析:
此诗首二句写景,描绘出一幅雨过天晴、夕阳西下,山间林木沐浴着余晖的景象;三四句写情,以“倚杖一舒啸”,“寄高躅”,表达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五六句写景,用“杳杳春波广,霭霭云树绿”写出了大自然的美景;七、八句是全诗的关键所在,作者通过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
首联起句点题,“东亭晚眺,怀南中友人”直承上文之“空山风雨收”;颔联紧承首联,“倚杖一舒啸,萧然寄高躅”,描写了诗人在山中独自饮酒吟咏的情景;颈联由景入情,“杳杳春波广,霭霭云树绿”,写诗人眼中所见的自然景观;尾联“故人不可期,寥天自穷目”,写诗人因怀才不遇而无法与老朋友相见的惆怅。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