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送尔行,洒泪不能去。
期尔志四方,转悲反成怒。
宁知南浦别,竟无还乡路。
尔父何颠沛,奔命不遑顾。
尔身不自保,岂能阴为护?
逝者长已矣,生者托何处?
长号向南陲,魂梦日惊怖。

诗句释义及赏析

首句解读:

忆昔送尔行” - 回忆过去送别儿子的情景。这一句表达了父母对儿子的深厚感情和不舍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一种离别前的沉重氛围。

第二句解释与译文:

洒泪不能去” - 尽管泪水止不住地流,还是得忍住悲痛送别。这反映了父母内心的矛盾和无奈,一方面想要送别子女,另一方面又不忍心离开。

第三句分析:

期尔志四方” - 希望你能够胸怀大志,志在四方。这句话寄托了父母对未来的期望和祝福。

第四句探讨:

转悲反成怒” - 然而,看到你如此悲戚反而让我感到愤怒。这里的“转悲反成怒”描绘了一种复杂的情感转变,可能是由于看到儿子的悲伤而感到愤怒或不解。

第五句解析:

宁知南浦别,竟无还乡路” - 怎能知道在南浦道别的那一天,就没有一条回家的路呢?这句诗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悲哀,暗示了道路的艰难和生活的不确定性。

第六句讨论:

尔父何颠沛” - 你的父亲为何四处奔波、颠沛流离?这里可能涉及到家庭背景或社会环境的影响。

第七句阐述:

奔命不遑顾” - 为了生活不得不四处奔走忙碌到连家都顾不上。这里强调了生存的压力和对家庭的责任感。

第八句评述:

尔身不自保” - 你的身体尚且不能自我保护,更不用说为你做些什么了。这句话反映了父母对孩子的担忧和无力感。

第九句思考:

岂能阴为护?” - 怎么能暗中保护你?这里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悲观,暗示孩子可能无法得到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第十句反思:

逝者长已矣” - 生者要到哪里去寻找安慰?这里表达了对逝去之人的哀悼和对活着的人的关怀。

第十一句感慨:

长号向南陲” - 长声哭泣,向南边的边疆哭诉。这表达了一种强烈的悲伤和绝望的情感。

第十二句疑问:

魂梦日惊怖” - 梦中常常被惊吓,魂魄不安。这反映了孩子内心的恐惧和不安,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整体总结:

这首诗通过描述送别儿子的场景,展现了父母对孩子深深的爱和不舍。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儿子未来命运的忧虑和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全诗充满了深情、忧愁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是一首感人至深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