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莽水烟外,霏霏山雨前。
野寒微有树,江远不分天。
潮落安鳅穴,风吹冷鹭田。
西湖秋更好,不到已三年。
诗名:《由富春至钱塘》
莽莽水烟外,霏霏山雨前。野寒微有树,江远不分天。潮落安鳅穴,风吹冷鹭田。西湖秋更好,不到已三年。
注释:
- 由富春至钱塘,是清代李銮宣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 “莽莽”形容水烟弥漫的样子,给人一种辽阔无边的视觉感受;“霏霏”则描绘了细雨纷飞的景象。
- “野寒”指野外气候之冷,“微有树”暗示着树木在寒冷中依然顽强生长。
- “江远”意味着远处的江面与天空融为一体,难以区分;“不分天”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变幻莫测的赞叹。
- “潮落”描写了潮水的退去,“安鳅穴”则是指潮水退去后留下的小洞穴,为下文铺垫。
- “风吹冷鹭田”形象地描绘了秋风拂过稻田的情景,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凉爽的气息和宁静的氛围。
- “西湖秋更好”传达了诗人对西湖秋天美景的赞美,而“不到已三年”则透露了诗人已有三年未曾来到此地,表达了一种时光流逝、怀旧之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作者由富春至钱塘的自然风光和内心感受。首两句“莽莽水烟外,霏霏山雨前”,以宏大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水墨山水画,给人以开阔的视野和深远的思考。随后,诗人转而描述沿途所见之景,“野寒微有树,江远不分天”,将读者的视角引向更细微的层面,展现出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
“潮落安鳅穴,风吹冷鹭田”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特定景象,通过对动物和植物的细致观察,传达了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最后一句“西湖秋更好,不到已三年”,不仅总结了此行的收获,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对未来重逢的渴望,增强了整首诗的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