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养志者,遁迹于深山。
一往将终焉,岂复知岁年。
有时罹世网,如鱼脱于渊。
归来不争里,治此无竞田。
邈然云霞姿,潋滟眉睫间。
相逢共谈笑,乃在义农前。
试语宠辱事,寒灰久无烟。
紫芝出涧底,元木生岩巅。
心随麋鹿远,迹与鸥鸟闲。
我愿从之游,朝夕同悠然。

和陶归园田

自古养志者,遁迹于深山。

一往将终焉,岂复知岁年。

有时罹世网,如鱼脱于渊。

归来不争里,治此无竞田。

邈然云霞姿,潋滟眉睫间。

相逢共谈笑,乃在义农前。

试语宠辱事,寒灰久无烟。

紫芝出涧底,元木生岩巅。

心随麋鹿远,迹与鸥鸟闲。

我愿从之游,朝夕同悠然。

【注释】:

  1. 养志:修养品德、志向。
  2. 遁迹:避世隐居。
  3. 岁年:岁月。
  4. 罹世网:遭受世间的纷扰。
  5. 争里:争夺之地。
  6. 无竞田:不与他人争斗的田地。
  7. 邈然:遥远的样子。
  8. 云霞姿:形容景色优美如云霞般绚丽。
  9. 潋滟:水波荡漾的样子。
  10. 义农:以道义自守的农夫。
  11. 寒灰:比喻已经熄灭的心火。
  12. 紫芝:传说中的一种仙草。
  13. 元木:原木,指树木。
  14. 心随:心意随之。
  15. 朝夕:日夜。
  16. 悠然:心情舒畅、闲适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陶渊明的《和陶归园田》。诗中通过描绘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争的远离,表达了他内心对于宁静生活的渴望和追求。全诗以“归”为主题,抒发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态度的思考和选择。
首句“自古养志者,遁迹于深山”,诗人以自古以来那些修养品德、志向的人为例,表明他们会选择退隐到深山之中,过上与世隔绝的生活。这种生活方式象征着他们对世俗世界的疏远和对心灵的净化。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一往将终焉,岂复知岁年。”他认为一旦全身心投入到这种生活中,就会忘却时间的流逝,不再关心世俗的荣辱得失。
诗人也明白自己并非完全脱离了世俗:“有时罹世网,如鱼脱于渊。”这意味着虽然诗人想要远离世俗的纷扰,但有时仍然无法避免被卷入其中,就像鱼儿在深水中挣扎一样。
诗人用“归来不争里,治此无竞田”来表达他对这种生活的理想状态。他认为只要能够回到这样的生活环境中,就能够摆脱世俗的竞争和争斗,过上平静而充实的生活。
诗人还提到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经历:“邈然云霞姿,潋滟眉睫间。”这些经历让他更加坚信这种生活方式的价值和意义。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态度的描写,展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