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沙头雁,南飞共此程。
捷凌初起势,喜和欲归声。
雪落单于垒,秋生上谷城。
梦中如识路,先慰倚门情。
【注释】
八月二日南归遇雪:在八月二日,作者回到南方。遇(jiù)雪:遇到雨雪。
人与沙头雁,南飞共此程:人与人和沙洲上的雁一起向南飞翔,共同完成这段旅程。
捷凌初起势:大雁在空中快速前进,开始形成队伍的队形。
喜和欲归声:高兴的声音,表示想要回家的心情。
雪落单于垒,秋生上谷城:雪飘落在单于的堡垒中,秋天时雪花覆盖了上谷城。单于,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首领;垒,指城墙、堡垒等。
梦中如识路,先慰倚门情:如同在梦中认识回家的路一样,这使我心中感到安慰和欣慰。倚门情,形容等待归来的人心情急切。
【赏析】
《八月二日南归遇雪》,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塞外冬景图,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及对友人的关切之心。
首联“人与沙头雁,南飞共此程”写自己和一群大雁一同南下的行程。诗人以人与大雁相伴南飞为线索,勾勒出一幅辽阔壮美的塞外风光,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
颔联“捷凌初起势,喜和欲归声”则描绘了大雁飞行中的壮观景象。这里的“捷凌”是指大雁快速起飞的姿态,而“喜和欲归声”则是大雁归巢前的欢叫声。诗人通过对大雁飞翔和归巢的描写,表现出了它们自由自在、充满生机的精神风貌。
颈联“雪落单于垒,秋生上谷城”则进一步展现了塞外的壮丽景色。这里的“雪落”指的是大雪纷飞的景象,而“秋生上谷城”则暗示了塞外的秋天已至。这两个自然景象的描写,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也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而富有感染力。
尾联“梦中如识路,先慰倚门情”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情感寄托。在这里,诗人将大雁比作自己的朋友,认为它们就像自己一样能够识路回家。而自己此刻却只能倚门遥望,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和牵挂。这种对比和映衬手法,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表达更加深刻而动人。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塑造了一幅塞外冬景图。诗人通过与大雁相伴南下的经历,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心。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对比和映衬手法,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表达更加深刻而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