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子六月龙中昏,羌兵东下鄂尔浑。
王师角前戎掎后,血战一夕歼游魂。
牙旗累搴炮数夺,寒飙吹腥河水蔑。
碛中参伐动秋芒,妖狐夜舐骷髅血。
【注释】
鄂尔浑:地名,今蒙古国哈达图河。在今蒙古国境内。
龙中昏:指龙旗(龙旗)在黄昏时分被击落了。
羌兵东下鄂尔浑:指唐朝的安西四镇之一的北庭都护府所属的军队在六月间东下到了鄂尔浑(今蒙古国哈达图河)。
王师角前戎掎后:指唐军与吐蕃、回鹘联军对峙。
血战一夕歼游魂:指经过激战,吐蕃和回鹘联军被消灭。
牙旗累搴炮数夺:指吐蕃军队多次夺取了唐军的旗帜和火炮。
寒飙:急风。
碛中参伐动秋芒:指沙漠中的战火燃烧,草木为之变色。
妖狐夜舐骷髅血:形容战争带来的惨状,如狐狸一样在夜间舔食人的骷髅。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七言律诗,写唐朝与吐蕃、回鹘作战的情景。
首联“壬子六月龙中昏,羌兵东下鄂尔浑”,点明时间是壬子年六月,说明这是唐朝与吐蕃、回鹘作战的一次重要战役。“龙中昏”指的是龙旗被击落了。“羌兵东下鄂尔浑”说明这是唐朝军队主动进攻吐蕃军队。“王师角前戎掎后,血战一夕歼游魂”这一句写出了唐军与吐蕃、回鹘联军对峙的情况,双方进行了一场血战,经过激烈的战斗,最后吐蕃联军被消灭。
颔联“牙旗累搴炮数夺,寒飙吹腥河水蔑”,描述了战斗中双方争夺战旗和炮火的情景。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紧张而又残酷的战场画面,士兵们奋勇杀敌,硝烟弥漫,尘土飞扬。“寒飙吹腥河水蔑”则进一步描绘了战场的残酷景象。
颈联“碛中参伐动秋芒,妖狐夜舐骷髅血”这一句描绘出沙漠中火光冲天的战场景象,沙砾如同秋天的芒草一样闪烁着光芒。而“妖狐夜舐骷髅血”则形象地描绘了战争带来的惨状,如同狐狸一样在夜晚舔食人的骷髅。
尾联“牙旗屡搴炮数夺,寒飙吹腥河水蔑,妖狐夜舐骷髅血”,再次强调了战争的残酷和恐怖。最后两句表达了杜甫对战争带来的灾难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