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行还下马,系马望马台。
落日照山店,肃肃秋风来。
解我腰中钱,酤女瓮底醅。
店中有小儿,洗盏还置杯。
脚踵傅黝漆,头上堆乱柴。
骨相初不恶,眉目生灰炱。
客前问儿年,主人频嗟欸。
村南指高楼,云是儿家遗。
爷娘一旦死,哥嫂今不訾。
饭牛且饲猪,不得容此儿。
草丝一何长,其下同根荄。
兄弟虽异身,其出同胞胎。
寄言生儿人,慎毋遗货财。
【注释】:
高村:古地名。
客行:指客人出行。
还下马,系马望马台:意思是说,客人要走了,于是下车,把马拴在马台上。
落日照山店:意思是夕阳的余晖照耀着山间的店铺。
肃肃秋风来:秋风阵阵吹来,草木凋零。
解我腰中钱,酤女瓮底醅:意思是说请帮我解去腰间的钱袋,买些酒喝吧。
酤:买。
女:这里指女儿。
瓮底醅:用酒瓮中的沉淀酒。
店中有小儿,洗盏还置杯:意思是店里有个小孩儿,他洗完杯子又摆上酒杯。
脚踵傅黝漆,头上堆乱柴:意思是脚后跟上涂了黑漆,头上面堆满了木柴。
骨相初不恶:意思是他的长相并不丑恶。
眉目生灰炱:意思是说他的眉毛和眼神上沾满了灰尘。
客前问儿年:意思是说在客人面前问孩子的年龄。
儿年:孩子的年龄。
频嗟欸(ǎi):意思是不停地叹息。
村南指高楼,云是儿家遗:意思是说村庄南方有一座高楼,据说就是孩子家的。
云是儿家遗:是说那是孩子家的。
爷娘一旦死,哥嫂今不訾(zǐ):意思是说父母一旦死去,哥哥嫂子就不计较你。
哥嫂今不訾(zǐ):意思是说哥哥嫂子现在不和你计较。
饭牛且饲猪:意思是说喂牛和养猪。
不得容此儿:意思是说不能让这个孩子留下来。
草丝一何长,其下同根荄(jiāo):意思是草长得很长,它的下面也是草根。
其出同胞胎:意思是说他的兄弟姊妹都是从同一个母亲生的。
寄言生儿人:意思是告诉那些将要生孩子的人。
慎毋遗货财:意思是要小心不要留下财物。
【赏析】:
《拟古三首》是乐府旧题,多写妇女生活,此为第三首。诗写一位客游他乡的人临别时的情景。
开头两句“客行还下马,系马望马台。”交代了客人的身份和目的。一个“还”字,写出了客人的依恋之情。客人即将离去,于是下马拴好马匹,站在马台边凝望着自己的亲人。
“落日照山店,肃肃秋风来。”描绘出了一幅秋意浓郁的画面。夕阳西下,晚风萧瑟,山间小店的轮廓映照在暮色之中。秋风萧瑟,草木凋零,一片荒凉的景象。
“解我腰中钱,酤女瓮底醅。”这句诗的意思是说:“给我解开腰间的钱袋吧,让我买些酒来喝吧。”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己无法回家的无奈。
“店中有小儿,洗盏还置杯。”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店里有个小孩儿,他洗完酒杯又摆上酒杯。”这句诗描绘出了一个勤劳善良的小男孩的形象。他虽然年纪小,但却非常懂事,懂得尊敬客人,善于照顾他人。
“脚踵傅黝漆,头上堆乱柴。”这句话描绘了主人公的形象。他脚后跟上涂了黑漆,头上堆满了木柴。这是对他的外貌特征的描写,同时也暗示了他生活的贫困和艰辛。
“骨相初不恶,眉目生灰炱。”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他的长相并不差,但眉头和眼睛上却布满了灰尘。”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他的外貌特征。虽然他的长相并不丑陋,但却给人一种粗犷的感觉。这可能是因为长期在野外生活的缘故吧。
“客前问儿年,主人频嗟唉。”这首诗的中间部分,主人公向店主询问孩子的年龄,而店主却不断地叹息。这反映了主人公与家人分离的痛苦。
“村南指高楼,云是儿家遗。”这首诗的结尾部分,主人公指着村庄南部的高楼说:“那是我的孩子家。”这表明他即将离开家乡,回到自己的家中。
整首诗歌描绘了一场离别的场景,展现了一个离家远行的游子的内心世界。通过对人物、环境等细节的描写,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亲人的关爱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