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阴阴,云冥冥,薜荔苔藓被秋青。丈石特起猛捷呈,左若按剑右若援弓而抨。
秋风凄雨每夜战,但见骷髅败叶沙上相支撑。魄为陈汤魂李陵,千秋庙祀为鬼灵。
匈奴过者下马拜,屏息股栗惊威棱。望夫山,前有闻,石门今复传将军。
丈夫碌碌会终朽,剑倚荒台望暮云。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与主旨、思想情感的理解,能力层级D。
“石将军歌”是这首诗的标题。“山阴阴”“云冥冥”,点明时令为秋天;“薛荔苔藓被秋青”“丈石特起猛捷呈”,描写了山势险峻,树木葱郁的景象,突出石将军的雄壮形象。“左若按剑右若援弓而抨”“秋风凄雨每夜战”,写石头将军在战场上的威武形象。“但见骷髅败叶沙上相支撑。魄为陈汤魂李陵,千秋庙祀为鬼灵”,写战争残酷,表现将军悲壮的精神。“匈奴过者下马拜,屏息股栗惊威棱”,写出将军的威慑力和对敌人的震慑作用,也表达了对将军的景仰之情。“丈夫碌碌会终朽,剑倚荒台望暮云”,“丈夫碌碌会终朽”,表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剑倚荒台望暮云”一句写石将军的孤独。“石将军”就是石崇(字季伦,小字王武子,晋武帝时宰相),他年轻时就很有才华,为人豪爽大方,喜欢结交朋友,广结善缘;后来成为富商兼高官显爵,声名显赫,但内心却十分空虚寂寞。石崇一生爱石,建有豪华的金谷园,园中亭台楼阁皆用石头堆砌而成。他酷好书法,曾将《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刻于石碑之上,立于金谷园内。他嗜酒如命,常在酒后吟诗唱曲,饮酒作乐。他以豪奢闻名于世,其家中珍藏文物古董无数,其中最珍贵的当属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此碑现存于浙江绍兴市兰亭。石崇因恃宠骄恣,贪欲日盛。永康元年,有人告发他在西晋时期利用权势掠夺民财,强买民间女子为妾。石崇被免职归家后,终日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不问世事。公元303年2月,石崇被免去官职。同年5月,石崇因犯死罪被收押入狱。6月8日,石崇在狱中自杀身亡。据史料记载,当时朝廷派尚书仆射周处前往洛阳处理他的后事。石崇死后,石崇的亲族及门客们争着为他办理丧事,并把他的尸体运回家乡金城(今甘肃兰州)安葬。石崇死后,石崇家族的势力大减,石崇的亲族门客纷纷离去,石崇家族开始衰败,最终走向没落。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冬。杜甫此时已到夔州(今四川奉节),正逢岁末。诗人借石崇之事抒写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首句写石崇之勇,颔联写石崇之威,颈联写石崇之冤,尾联写石崇之悲,全诗结构严谨,脉络清晰,意境深远。
【答案】
①译文:山上云雾缭绕,薜荔树长满苔藓,树叶绿得发青。石头将军身姿挺拔,左手握剑,右手拉弓准备射杀敌人;秋风凄凉,细雨蒙蒙,石头将军每晚都要打仗,只见白骨、枯叶堆积在一起。将军魂魄化为陈汤、李陵,在千秋庙里祭祀;匈奴人路过时下马行礼,都惊惧将军的威风气势。②注释:①山阴阴:山高而陡峻,雾气弥漫;云冥冥:天空阴暗;②丈石特起:石头高大耸立;猛捷呈:勇武敏捷;③左若按剑右若援弓而抨:左手持剑,右手拿弓箭射击;④秋风凄雨:指秋风吹来阵阵寒雨;⑤骷髅败叶:形容战争残酷,死者众多;沙上相支撑:形容尸体遍地,无处安放;⑥魄为陈汤魂李陵:陈汤、李陵都是西汉时期的名将;千秋庙祀:指他们死后被封为神,受到人们的敬仰;⑦匈奴过者下马拜:匈奴人经过时下马叩拜;屏息股栗:吓得浑身发抖,不敢出声;惊威棱:对石头将军的威严感到敬畏;⑧丈夫碌碌:男子汉应该有所作为;会终朽:最终会死亡;剑倚荒台:拿着武器靠在荒凉的台上眺望远方;望暮云:遥望天空中飘动的白云;⑨石将军:指石崇;⑩金谷园:位于洛阳西北三十里的金谷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