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作器琴为先,绞丝斫木师自然。吴中金子传正传,入指清籁鸣其天。
傥寘清庙明堂前,编钟颂磬应四悬。融泄民物登万年,不特授技如成连。
圣人之道中和且平。
绞丝斫木行赠金子
古代作器以琴为先,绞丝斫木师自然。吴中金子传正传,入指清籁鸣其天。
如果放置于清庙明堂前,编钟颂磬应四悬。融泄民物登万年,不特授技如成连。
圣人之道中和且平。
注释:
绞丝:指制作弦乐器时用线拧成的圈状物体,也用来指代弦乐器的弦。
斫(zhuó)木:砍伐树木。
师:学习。
吴中:即苏州一带。相传春秋时期鲁班曾造吴王阖闾的宫殿,吴王为了纪念他,将工匠集中居住的地方称为吴中。
清籁:清净的音乐,指古琴等弦乐。
傥(tǎng)寘:如果,倘若。
清庙:宗庙。
明堂:古代帝王举行祭祀、朝会、庆赏、选士等活动的场所。
编钟:一种大型铜质乐器,形状像编起来的竹简上的孔洞。
颂:赞颂。
磬(qìng):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棒槌。
融泄:融化、宣泄。
中和:儒家思想认为宇宙万物都遵循着“中庸”的原则,所以称之为“中和”。
且平:和谐而平稳。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诗中描绘了古代制作弦乐器时用线拧成的圈状物体,也用来代表弦乐器的弦。还提到了春秋时期鲁班曾造吴王阖闾的宫殿,吴王为了纪念他,将工匠集中居住的地方称为吴中。还描述了吴中金子的传说,以及古琴等弦乐在宗庙和明堂中的演奏。整首诗充满了对古代音乐文化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