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淅梧桐叶,几向秋窗落。但见金井阴,欲朽银床索。
关河不必远,边山不必近。乡心宛转托尺书,云中岂少南飞雁。
女萝与乔松,那得长相守。君心傥弃捐,一日即为久。
注释:
淅淅梧桐叶,几向秋窗落。但见金井阴,欲朽银床索。
关河不必远,边山不必近。乡心宛转托尺书,云中岂少南飞雁。
女萝与乔松,那得长相守。君心傥弃捐,一日即为久。
赏析:
这首诗以“久别离”为题,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对梧桐树、金井、云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萧瑟景象和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诗的第一句就通过“淅淅”二字营造了一种秋雨绵绵的氛围,接着又用“秋窗落”来形容梧桐树叶飘落的情景。这里的“秋窗”指的是秋天的窗户,而“落”则表示树叶在风中飘落的样子。这样的描述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秋天的气息,还让人联想到了诗人在秋风中独自思念家乡的景象。
第二句“只见金井阴”,则是通过观察金井的影子来表现秋天的寂静。这里的“金井”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建筑,通常设在庭院之中,用以采光或观赏风景。而“阴”则表示阴暗,暗示着秋天的寒冷和萧条。这样的描写既展示了秋天的自然风光,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
第三句“欲朽银床索”则是通过比喻的方式来表达诗人对家国的担忧。这里的“银床”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家具,通常用金银制成的床榻。而“索”则是连接的意思,表示诗人担心家国的命运会因为个人的离愁别绪而被拖垮。这样的描写既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的责任感,也展现了他的忧国忧民之心。
第四句“关河不必远,边山不必近。”则是通过对比的方式来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这里的“关河”指的是边境地区的河流,而“边山”则是指边疆上的山脉。诗人在这里表达出他对远方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虽然身处边远之地,但心中仍然牵挂着家乡。这样的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更加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第五句“乡心宛转托尺书”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这里的“乡心”指的是诗人内心深处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而“托尺书”则是说诗人将这份思念之情寄托于书信之中。这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感情基础,也展示了他对家乡的无尽眷恋。
第六句“云中岂少南飞雁”则是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里的“云中”指的是天空中的云彩,而“南飞雁”则是候鸟之一,每年秋季都会向南迁移。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他认为无论身在何处,家乡始终是他心中的牵挂和希望所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深沉而又复杂的思乡主题。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背景,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