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闻大海之外环以瀛,其中之人不死不生。十二应龙傥可乘,瑶象金虎来将迎。
文昌摄提共上下,南极一星时争明。于嗟乎蜉蝣蟪蛄之世太短促,尔乃低头笑蛮触。

【注释】

古:指神话中的远古时代。思行:即“行而思”。

大海之外环以瀛(yíng 瀛洲):传说为海上的仙山。

中:指海的内部。

十二应龙:传说中的神兽,能乘云而行。《山海经》载:“东海之渚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黄蛇,践两黄蛇,名曰禺强。”“应龙”,即此。

瑶象:传说中的神兽名。金虎:传说中的神兽名。

文昌摄提:星名,又称“文星”、“太微垣”。古代把天上的恒星分成十二等分,每等分称为一个宫,共分为十二宫。

南极:即“南极星”,又称“寿星”,在二十八宿中。

蜉蝣(fú yóu):一种昆虫。蟪蛄(huì gū):一种蝉。

蛮触:战国时宋人庄子曾言:“人有相谓不若三寸之舌强乎?应之曰:‘夫舌之将动也,钳口厉辞,类利剑之刃也;一呼而集颜阖者,畏流洴也。”这里比喻世间万物,皆短视浅陋。

【赏析】

《古有所思行》,诗题一作《古有所思》。这是一首托物寄兴之作。全诗通过描绘神话、天象来寄托诗人的思想感情。首句写神话,二句写神话中的神兽,三至五句写神话中的北斗七星。最后两句,作者从神话中引出人生哲理。

第一、二句:“古有所思行,吾闻大海之外环以瀛。”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在遥远的古代,曾经有人思念过远方的瀛洲仙境。据《列子·周穆王篇》所记,“穆王南征,至于交广,南济江,黄梅之浦。”又“西游于赤水,登玉女台,西望大夏之国。”又“北穷寒漠,复返于穆陵,自昆仑之阴,已上观绝域。”可知“大海”当指南海或南海一带。“瀛洲”,是传说中的海外仙山。

第三句:“其中之人不死不生。”这句的意思是说在那遥远的地方,那里的人长生不死。据传说,蓬莱、方丈、瀛州三神山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第四句:“十二应龙傥可乘,瑶象金虎来将迎。”意思是说在那遥远的地方,十二条神兽或许可以乘坐,那些瑶象、金虎也会来迎接我。这里的“十二应龙”和“瑶象”都是神话中的形象。

第五、六、七句:“文昌摄提共上下,南极一星时争明。”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天上的北斗七星,其斗柄与地平成六十度角,所以古人常以“斗柄”喻人之命运。这几句描写的是北斗七星。

第八句:“于嗟乎蜉蝣蟪蛄之世太短促,尔乃低头笑蛮触。”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啊!那像蜉蝣虫和蟪蛄虫那样的短暂的生命真是太短促了,你们这些凡夫俗子却总是自以为是地嘲笑那些连蚂蚁和蚯蚓都不如的众生呢!“蛮触”,语出《庄子·天下》:“今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则是非之心疑矣!”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天地自然和人类历史的感慨,以及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