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虬不受泥束缚,神马何尝劳刻雒。关中耳目龌龊多,未若扶风豪士信然诺。
将军能知郭解贫,季布肯赦曹丘恶。黄金为注就君博,绝胜求田问舍苦不乐。
君不见平津侯脱粟饭,一过汲长孺,清浑一朝判。
扶风豪士歌
长虬(qí)不受泥束缚,神马何尝劳刻雒。关中耳目龌龊多,未若扶风豪士信然诺。
注释:1. 长虬:指传说中的龙。2. 神马:传说中能日行千里的神马。3. 刻雒(luò):地名。4. 关中:古时指今陕西省中部地区。5. 龌龊(wō cuò):形容事物粗俗、不雅。6. 平津侯:西汉时期名将卫青的封号。7. 汲长孺(zhì chánɡ rú): 西汉名臣,以清廉著称。8. 清浑:比喻是非、善恶。9. 一朝:一天,一会儿。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比赞美了扶风豪士与关中人物的不同性格与行为态度,展现了豪士的慷慨大度、诚信重义以及他们的清高品质。诗中使用“长虬”和“神马”等神话元素来形象化地表达豪士的超凡脱俗和不羁精神。同时,诗中也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及对正直人士的推崇。
译文:
长着龙一样的翅膀,却不屑于受世俗束缚;神马何尝需要费力驰骋在刻雒之地。而关中的人们往往眼光狭隘,见识短浅,比不上扶风豪士的真诚守信。
将军若能了解郭解的穷困,季布肯原谅曹丘的过错,用黄金作为赌注去博取朋友的信任,比追求田地宅院更加快乐。
君不见平津侯摆脱粗粮饭,一旦遇到汲长孺,立刻判若两人。
解析:
- 长虬与神马:
- 长虬是传说中的龙,象征着非凡的力量和威严,常用来象征豪迈或英勇。在这里,诗人使用“长虬”来形容那些超脱俗世、自由自在的人。
- 神马则通常指的是速度极快的天马,象征着迅速和远大的理想。诗人通过“神马何尝劳刻雒”,表达了对于那种不需要努力就能达到目的的豪迈精神的赞赏。
- 关中人物 vs. 扶风豪士:
- 关中地区,即今天的陕西一带,历史上有较多的地方官吏,这些人物通常因为地方保护主义而显得较为拘谨和小气。这里的“龌龊多”暗指他们目光短浅、缺乏远见。
- 相对之下,诗人笔下的“扶风豪士”则显得更加豁达和自信,他们的行为不受世俗约束,展现出了真正的英雄本色。
- 将军与豪士:
- 将军这里可能指的是一个有远大志向和决断力的人物,他能够洞察事物的真相,理解他人的处境。“将军能知郭解贫”,意味着这位将军有着宽广的胸怀和深厚的同情心。
- “季布肯赦曹丘恶”,则是说即使是历史上有名的罪犯也能得到宽恕,显示了豪士们的宽容和仁慈。
- 豪士与世俗的态度:
- 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豪士们与世俗的不同。在豪士看来,金钱和名利并不重要,他们更看重的是真正的友谊和信任。这种态度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显得尤为可贵。
- 平津侯与汲长孺:
- “平津侯脱粟饭”描述了一个简朴的生活状态,暗示了一种淡泊名利、清心寡欲的生活态度。
- “一过汲长孺”,则表明一个人在经历了一次重大的转变后,其价值观和人生观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里的“清浑”可能是指从浑浊到清明的过程,象征着心灵的洗涤和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