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斋清磬罢,客至便分题。
诗入王维画,镫分子政藜。
草花要蝶下,桑椹醉鸠啼。
一字吾师汝,桃源定不迷。
【注释】
锦师:唐人称道士。斋:僧道住处,亦指寺宇。风日清美:天气晴朗宜人。出诗请正:指请人修改自己的诗作。点定数字:点定诗句的字句。
【赏析】
此诗为诗人在山斋中与僧人对答之词。前四句写山中闲居无事之趣;后八句写僧人所吟之诗,并自谦学艺不足,希望僧人予以指教。全诗语言平易自然,不事雕琢,纯以口语相与,读来颇有亲切之感。
山斋清磬罢,客至便分题。
诗入王维画,镫分子政藜。
草花要蝶下,桑椹醉鸠啼。
一字吾师汝,桃源定不迷。
【注释】
锦师:唐人称道士。斋:僧道住处,亦指寺宇。风日清美:天气晴朗宜人。出诗请正:指请人修改自己的诗作。点定数字:点定诗句的字句。
【赏析】
此诗为诗人在山斋中与僧人对答之词。前四句写山中闲居无事之趣;后八句写僧人所吟之诗,并自谦学艺不足,希望僧人予以指教。全诗语言平易自然,不事雕琢,纯以口语相与,读来颇有亲切之感。
译文 秋风撼动庭树,秋晚客心惊惶。 落叶不随风落,群鸦为何叫唤? 独自吟诗无限韵,寄食免劳生。 多少达官贵人,夜行传呼声。 赏析 第一句:“西风撼庭木,秋晚客心惊。” - 诗意解读:秋风劲吹,树木摇动,引起诗人的忧虑和不安。秋天是收获与离别的季节,也是多思与感伤的时刻。这里的“西风”不仅指自然界的风,也暗喻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动荡。 - 关键词解析:秋风 - 代表自然现象
【注释】 夜雨难为客:夜深人静时,细雨淅沥。 秋虫厌杀人:秋天的蟋蟀声音嘈杂刺耳,让人难以忍受。 孤灯一夜坐:独自坐在一盏孤独的灯光下。 白发数茎新:头上的白头发一夜之间就增多了许多。 游偶闻琴附:偶然听到琴声。 贫非为热因:贫穷并不是因为天气炎热。 故山书卷在:故居的书架上仍然摆满了书籍。 重理钓鱼缗:重新整理钓具,准备再次垂钓。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晚年生活、抒发其内心感受的诗
【译文】 仲冬时节,我出城到永兴去,途中十里雪停了。马上漫步成诗。 咸阳路上散了雪,霏霏细雨映着初升的太阳。 红毡垫子驴背上坐着的客人,青布帷幕酒家村中。 消瘦的小马随着行人后走,寒风使脸上留下泪痕。 南山吐露出霁色,苍翠欲滴送我远行轩。 【注释】 1. 散雪:指大雪纷飞。咸阳:今陕西西安,当时为州治所在。 2. 微雪十里而霁:雪停了。微:小;霁:天晴。 3. 散雪咸阳道:咸阳道路被大雪覆盖。
【注释】 “枕上”句:意谓在梦中,日头已过头顶而醒来。 “初完”句:意谓刚完成严嵩的旧局,又遇上了尧舜时代的理想政治。 “山雨”句:意谓山里要下黑云雨,火云犹对红日。 “如闻”句:意谓仿佛听到农夫抱怨,农民供租庸税太重。 【赏析】 《睡起有感》是明代诗人于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以梦为线索,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之情。 首句“枕上白日过,梦中生事空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1句:立秋后十日夜坐 注释: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代表秋季的开始。诗中指的是诗人在立秋后的第十个夜晚独自坐着。 第2句:便觉秋无赖,偏怜雨及晨 注释:这里的“无赖”是一种夸张的表达,形容秋天的到来似乎有些顽皮,不按常理出牌,偏爱在清晨带来雨水。 第3句:数虫声对客,一叶落惊人 注释:虫的声音(如蟋蟀、知了等)通常被用来象征秋天的到来
【注释】 月夜:夜晚。一庭空,一片空旷的庭院。凉生夜不同,凉意袭来,使这个寂静的夜晚显得不同寻常。树转月悤悤,树叶在风中旋转,月光映照其中,显得朦胧而幽静。影到三更后,月亮的影子投到了院子的角落,直到深夜才消失。鳌潜万籁中,鳌鱼在万物的声音中悄然潜藏,仿佛置身于一个无声的世界。怪来清到骨,奇怪啊,这清凉的感觉竟深入骨髓,让人感觉清爽无比。积水浸吾躬,积水浸泡着我的身体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及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情感,把握诗句的意象。“旅邸惊秋尽”,旅舍中听到秋尽的脚步声,心中不禁一惊;“绨袍又乞怜”,又向那件旧衣下的人求了一件新衣;“低头趋矮屋”,低头走进矮小的屋子;“大笑向高天”,“大笑”是对着天上的云,是对着自己,是对着自己的前途;“雁过风凄切,云横岚接连”,飞雁掠过
夜月 明月来何处,秋天色更佳。 空庭十丈水,树影一团花。 留恋孤吟客,惊翻乱叫鸦。 天涯终夕走,岂尔亦无家。 注释: 1. 明月来何处,秋天色更佳:明月从何处而来?在秋天的夜晚,月光似乎变得更加明亮和柔和。 2. 空庭十丈水,树影一团花:庭院里,水面宽广如十丈,树影倒映在水中,形成一片花海。 3. 留恋孤吟客,惊翻乱叫鸦:一个孤独的吟游诗人,被这美景所吸引,情不自禁地吟咏着。突然
仲春从池阳出发返回,我还有华山之游。先期三天取径道抵达渭南。 游览春景还笑笑一笑,自问此何时? 徒作田文客,将寻王猛师。 杂花明去眼,垂柳荡闲思。 若再骊山过,应添怀古诗。 译文: 二月二日从池阳出发返回,还有华山之游,提前三天取道抵达渭南。 游览春景还在微笑,但自问何时到来? 只是做一个田文客,将要寻找王猛老师。 杂花在远处明亮,垂柳在水边摇曳,让人想起闲适的思绪。 如果再次经过骊山
大雄山再访汤仲晒在道作 乱山高下入,访友事非轻。 行脚方应遍,观心道已成。 节交初夏热,路隔五年生。 多事嘤嘤鸟,添余一倍情。 【注释】 1. 乱山:形容山势错杂而陡峭。 2. 事非轻:指来访好友的事宜。 3. 行脚:行走或步行旅行。 4. 观心:观察内心。 5. 节交初夏热:指季节交替时天气转暖。 6. 路隔五年生:表示长时间未见面。 7. 嘤嘤鸟:鸣叫声轻柔而连续不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五言律诗。下面逐句进行解析: 1. “六陵” - 指唐朝皇帝的陵墓,这里特指唐玄宗李隆基的泰陵和宋太祖赵匡胤的顺陵(一说为唐宣宗的景陵)。 2. “悲愤地” - 形容对六陵的哀思之情。 3. “不可问苍苍” - 表达了作者无法向天地询问或表达心中的悲伤。 4. “当昼山如夜” - 描绘了在白天,山色如同夜晚一样昏暗的景象。 5. “逢人面似伥” -
【注释】 当年游未尽:指王羲之在《兰亭序》中所写。补兹辰:补这个美好的时光。孤筇:竹制的手杖。 浅深:水的颜色深浅。罗:笼罩或覆盖。清粼:清澈的水波。 幸待今三月,犹然及暮春:我有幸等待到这个季节,还是能赶上春天的末梢。 【赏析】 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书法家,他写的《兰亭序》是书法史上的瑰宝。这首诗就是作者借题发挥,以《兰亭序》为题创作的四首诗之一,抒发了作者对美好景物的喜爱之情
《虎丘山塘》 【注释】虎丘:山名,在苏州西南。 蔷薇(qú):蔷薇科植物,有刺,花白色或浅红色。 菡萏(hàndàn):荷花。 香蝶:蝴蝶。 螫(shì)蜂:蜜蜂。 西陵桥:地名,在苏州。 桃叶渡:地名,在苏州。 佳:美。 当垆:卖酒。 蒯缑(kuāngjiū):古乐器,一种弦乐器,用七根丝线弦制成。也指古代乐师,即吹竖笛的艺人。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虎丘山塘的美丽景色和迷人风光
晨趋绮山 早晨我急忙赶到绮山, 在寒冷的路上洗了头发又梳了头。 仓皇中努力去换衣, 衣服稀少。 霜降的桥上行人少, 鸟儿归巢。 万里漂泊如浮萍, 三冬穿着薄棉衣。 归来仍如此模样, 终日守着别人家。 译文: 清晨我急匆匆赶往绮山, 在寒冷的道路上洗脸梳头。 匆忙中拼命换衣服, 但因为衣服少而感到困难。 霜降的桥梁上人迹罕至, 鸟儿们归巢。 像浮萍一样四处漂泊, 三冬时节穿着薄薄的棉衣。
【注释】 1. 荒村:荒凉破败的村庄。2. 古木:年代久长的树木。3. 薄暮:傍晚。4. 寒曛:冷风。5. 塞雁:塞上的大雁。6. 野鸳:即鸳鸯,一种水鸟。7. 旅食:寄食,寄居生活。8. 乱世:指动乱的时世。9. 轻文:轻视文饰。10. 巢边鹊:喜鹊。11.噪我闻:吵吵闹闹地叫着传布消息。 【译文】 荒凉破败的村庄里只有一些古树,在黄昏时分,一阵冷风吹来。 塞上大雁飞过天空留下几点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