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语曾无慧舌根,空陪杖履积晨昏。
清泉白石如如坐,圆觉维摩可可言。
在己一心成犀壁,与人半偈锁猴猿。
压腰金带他年重,输却兹山镇寺门。

【诗句】

转语曾无慧舌根,空陪杖履积晨昏。

清泉白石如如坐,圆觉维摩可可言。

在己一心成犀壁,与人半偈锁猴猿。

压腰金带他年重,输却兹山镇寺门。

【译文】
曾经的言语没有慧眼般清晰的理解,徒然陪伴杖履度过漫长的日子和黑夜。
清泉白石宁静如坐,圆觉维摩可以讲述。
自我修行心志坚定如同犀牛之墙,与人交流只能勉强说出半句话。
腰间金带在他年重来时会显得更加沉重,不如把兹山作为寺庙的主门。

【注释】

  1. 曾:曾经。
  2. 慧舌根:指智慧的舌头,比喻能够洞察真理的人。
  3. 空:徒然。
  4. 清泉白石:清澈的泉水和洁白的石头。
  5. 圆觉维摩:指禅宗的悟道境界和维摩诘的故事。
  6. 犀壁:坚固的壁垒,比喻坚定的心志。
  7. 半偈:半句禅机或半段佛经。
  8. 压腰金带:指贵重的腰带,也比喻地位和财富。
  9. 输却:放弃,输给。
  10. 兹山:此处的山,即指寺庙所在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寺院生活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自己与寺院中某位大师的交往以及自己的修行过程,表达了对佛教文化和修行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第一句“转语曾无慧舌根,空陪杖履积晨昏”描述了与大师的交流,虽然言辞不多,但充满了智慧,体现了诗人对佛法的理解。第二句“清泉白石如如坐,圆觉维摩可可言”进一步描绘了寺院的环境,强调了内心的平静和对佛法的领悟。第三句“在己一心成犀壁,与人半偈锁猴猿”表达了诗人修行的决心和毅力,即使只是半句偈语也能让人有所领悟。第四句“压腰金带他年重,输却兹山镇寺门”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修行的重视。整首诗通过对寺院生活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理解和对修行的坚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