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命无为更讳穷,顺时那得复求通。
病余骏骨诚难市,老去蛾眉不易工。
牺象已看殊断木,琴材何事待焦桐。
此身并付荣枯外,抛掷枭卢一笑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北归漫兴》。下面逐句进行解析:

1. 知命无为更讳穷,顺时那得复求通。

  • 知命(了解天命):意味着接受命运的安排,不去做无谓的挣扎。
  • 无为(不做刻意作为):顺应自然,不去强求或过分干预。
  • 讳穷(避免贫困):避免因贫穷而陷入困境。
  • 顺时(遵循时机):顺应时代的潮流。
  • 那得(怎么能够):不可能。
  • 复求通(重新寻求成功):再次尝试成功。

2. 病余骏骨诚难市,老去蛾眉不易工。

  • 病余(疾病缠身):因病而衰弱。
  • 骏骨(强健的身体):比喻身体强健。
  • 诚难市(实在难以出售):难以卖个好价钱。
  • 老去(年纪大了):年龄增长。
  • 蛾眉(美丽的眉):形容女子眉毛细长如蛾。
  • 易工(容易完成):容易完成某事。

3. 牺象已看殊断木,琴材何事待焦桐。

  • 牺象(牺牲的大象):指祭祀用的大象。
  • 殊断木(不同的木头):不同种类的木头。
  • 琴材(制作琴的材料):这里特指琴弦所用的木材。
  • 何事(为什么):为何要等待?表示对某种事物的不解与质疑。
  • 待焦桐(等待用焦桐制作的琴):等待用焦桐制作的琴弦。

4. 此身并付荣枯外,抛掷枭卢一笑空。

  • 此身:指自己的生命。
  • 荣枯外:生死之外,即生死之外的事。
  • 抛掷:抛弃、丢弃。
  • 枭卢(一种古代的游戏用具):在这里比喻人生的游戏或挑战。
  • 一笑空:一笑置之,不在乎。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李商隐对于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他通过对“顺时”、“无为”等哲学观念的探讨,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观。在诗中,他描述了自己因病体衰、年老色衰的无奈,以及在面对生死问题时的淡然态度。最后一句“一笑空”,更是表现出他对世事的豁达和从容,即使面对人生的起伏变化,也能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整首诗体现了李商隐深邃的人生哲理和高洁的人格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