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出居延塞,秋高绝域边。
一轮仍汉月,万里入胡天。
弥觉丹心苦,应愁皓魄圆。
同怀当此夕,相望益缠绵。
《中秋日忆大兄督运巴里坤》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作的一首诗。
译文:
长久居住在居延塞,秋高远在边关。
一轮明月仍似汉家月,穿越万里进入胡天。
更觉得心中充满忧虑,应为皓月圆时忧愁。
同怀此夕良辰好景,互相思念愈发缠绵。
注释:
- 居延塞:地名,今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和甘肃省的西北部地区。
- 秋高:秋季气候晴朗干燥,天空高远明净,这里指秋天。
- 绝域边:边境地区,极远的地方。
- 汉月:汉代时期月亮明亮如镜,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
- 皓魄圆:指月亮皎洁明亮,圆满无缺,常用来形容人的心境或情感。
- 弥觉丹心苦:越觉得自己的心越痛苦,形容内心充满了忧愁和不安。
- 当此夕:在这个时刻。
- 相望益缠绵:互相思念愈发深沉。
赏析:
这是一首写于中秋节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深切思念之情。首句“久出居延塞,秋高绝域边”描绘了诗人长时间居住在边疆,身处偏远之地的情景。次句“一轮仍汉月,万里入胡天”则通过月亮这一意象,将诗人的思乡之情与古人的月亮诗词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第三句“弥觉丹心苦,应愁皓魄圆”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因思念家人而感到痛苦的心情。最后两句“同怀当此夕,相望益缠绵”则强调了诗人与远方亲人之间的感情联系,以及他们在特定时刻(中秋节)的相互思念与牵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深深眷恋和无尽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