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得失古难言,被褐怀珠孰共论。
溟海风涛终偃息,榆枋毛羽自飞翻。
青春漠漠醒如醉,积雨阴阴画易昏。
十丈尘中京辇路,骑驴还欲傍谁门。
【注释】
北归漫兴:作者在京城时,与李商隐、令狐楚等文人交游甚密,后被贬到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当县尉。此诗是作者在返回京都途中所作,抒发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抑郁之情。
文章得失古难言:指文章的好坏难以用言语来表达。
被褐怀珠孰共论:披着粗布衣而胸怀才华的人,谁能和他一起讨论呢?
溟海风涛终偃息:大海的波涛最终平息了。
榆枋毛羽自飞翻:榆树和桑树的枝干,羽毛丰满的鸟,它们自由自在地飞翔。
青春漠漠醒如醉:青春年华如同醉酒一般迷蒙恍惚。
积雨阴阴画易昏:连绵不断的细雨使得天色昏暗不明。
十丈尘中京辇路,骑驴还欲傍谁门: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我骑着驴子想要回到哪个人的家门口呢?
【赏析】
这是一首写失意的隐逸诗。诗中表达了诗人被贬后的无奈,以及面对世事无常、人生坎坷时的迷茫和失落。
开头两句“文章得失古难言,被褐怀珠孰共论”,直抒胸臆,点出了诗人心中的隐痛。他深知自己的才华无法得到认可,就像那被披上粗布衣服却怀抱明珠的人一样,没有人能够理解和欣赏他的才华。这里的“文章”和“得失”指的是诗歌作品的优劣得失,而“被褐”则是指穿着朴素的衣物,“怀珠”则是指内心充满才华。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才华得不到认可的痛苦和无奈。
接下来的两句“溟海风涛终偃息,榆枋毛羽自飞翻”,则是以自然界的事物为比喻,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这里所说的“溟海”是指大海,象征着浩渺无际;“风涛”则是指海浪翻滚的景象,暗喻着人生的风雨变幻;“榆枋”是指榆树和桑树等树木,它们的枝条随风飘荡,象征着诗人的前途未卜。这两句诗通过自然现象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同时也暗示了他对未来的不确定和迷茫。
接下来的两句“青春漠漠醒如醉,积雨阴阴画易昏”,则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青春”指的是年轻的时光,而“漠漠”则是指朦胧模糊的状态;“积雨”则是指连绵不断的小雨,“阴阴”则是指阴暗不明的天空。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青春逝去的感慨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最后两句“十丈尘中京辇路,骑驴还欲傍谁门”,则是诗人对自己未来的展望。在这漫长的旅途中,他骑着驴子穿行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不知道自己该回到哪个人的家门。这里所说的“京辇路”指的是京城的道路,而“骑驴”则是指骑着驴子行走;“傍谁门”则是指询问哪个人的家门。这两句诗通过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迷茫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痛苦。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和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同时也揭示了他内心的痛苦和挣扎。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脍炙人口的隐逸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