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翠波光入酒杯,天风环佩亦仙才。
杜陵眼老旌旗失,蛮徼云深关塞开。
万里星辰依北极,百年草木上春台。
君看一带山河影,浩荡蓬壶月照来。

【注释】

昆明池:在今云南晋宁县。大观楼:在昆明市北。空翠:山色苍翠,水色清澈。波光:指水面的反光。天风环佩:神话中的神仙所佩玉环。杜陵:在陕西长安县东南。旌旗:指战旗。蛮徼:边境。关塞:边门要塞。万里星辰依北极:银河横贯天空,北极星高悬。草木上春台: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蓬壶:传说中的仙宫名。月照来:月亮映照下来。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杨慎游历昆明池并作《题昆明池》诗时所作。杨慎(1480~1559)字升庵,四川新都人。明朝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有《升庵集》。此诗描写昆明湖的美丽风光和诗人对昆明湖的赞美之情。

“空翠波光入酒杯”:昆明湖水面清澈见底,倒映着碧蓝的天空和云朵;微风吹过,湖面上泛起层层绿波,如翡翠一样晶莹透亮。“空翠”、“波光”,写出了昆明湖的秀美景象,为后文写景作铺垫。

“天风环佩亦仙才”:天上的风拂动着神仙们的环佩,如同仙女们翩翩起舞,令人陶醉。“天风”、“环佩”描绘了昆明湖上美丽的景色,使人们仿佛看到了仙女们翩翩起舞的情景。

第三联:“杜陵眼老旌旗失”,“杜陵”是指杜甫的家乡所在地,这里指作者自己。“旌旗失”,意味着战火已经熄灭,不再需要战旗来指挥作战。

第四联:“蛮徼云深关塞开”,“蛮徼”是指边疆地区,这里指昆明池周围的边境地带。“关塞开”,意味着战争已经结束,国泰民安。

第五联:“万里星辰依北极,百年草木上春台”,描述了昆明池周围的壮丽景色,远处的星星闪烁着光芒,近处的草木郁郁葱葱,充满了生机。这两句诗既表现了昆明池周围景色的优美,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第六联:“君看一带山河影,浩荡蓬壶月照来。”最后一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它通过对昆明池周围山河的描绘,展示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同时,它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有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期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