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有客髯而紫,左挟秦弓右吴矢。
自言家本关中豪,黄金散尽来江沚。
年来倦上仲宣楼,裹粮且访侯嬴里。
腰间匕首徐夫人,河上荒祠魏公子。
悬知吊古有深愁,慷慨登车不可止。
自从盗决黄河奔,大梁未有千家村。
烽火但增新战垒,尘沙非复古夷门。
短衣聊向将军幕,长剑终酬国士恩。
落日驱车临广武,春风试马出轘辕。
丈夫佩印乃恒事,安能郁郁老丘樊。
王郎顾我深叹息,一见欢如旧相识。
此行不但为封侯,人生贵在抒胸臆。
江上杨花白雪飞,梁园芳草青袍色。
盾鼻犹堪试彩毫,莺声聊为停珠勒。
醉后狂歌气若云,军中教战容如墨。
春风拂地车斑斑,起看明月览刀镮。
平台宾客久零落,至今汴水空潺湲。
怜予偃蹇风尘际,年来磬折凋朱颜。
已知苦被雕虫误,强弩欲挽不可关。

从军行送王玉门之大梁

1. 诗词原文

有客有客髯而紫,左挟秦弓右吴矢。
自言家本关中豪,黄金散尽来江沚。
年来倦上仲宣楼,裹粮且记侯赢里。
腰间匕首徐夫人,河畔荒丘魏公子。
悬知吊古有深愁,慷慨登车不可止。
自从盗决黄河奔,大梁未有千家村。
烽火但增新战垒,尘沙非复古夷门。
短衣聊向将军幕,长剑终酬国士恩。
落日驱车临广武,春风试马出轘辕。
丈夫佩印乃恒事,安能郁郁老丘樊。
王郎顾我深叹息,一见欢喜如旧识。
此行不但为封侯,人生贵在抒胸臆。

2. 译文与注释

  • “有客有客髯而紫”:描述了一个身材高挑、胡须浓密的客人。
  • “左挟秦弓右吴矢”:客人左手拿着秦国的弓箭,右手握着吴国的箭矢。这暗示了客人可能具有双重身份或背景,既精通北方的射术又了解南方的文化。
  • “自言家本关中豪”:客人自我介绍说他的家族原本是关中的豪族。这表明他可能有着显赫的出身和丰富的资源。
  • “黄金散尽来江沚”:客人透露自己已经将家族的财富耗尽,现在只带着少量财物来到江边的一个小镇。这反映了他的贫困以及可能的逃亡经历。
  • “近年来倦上仲宣楼”:客人表达了自己对现状的厌倦,不再愿意登上仲宣楼这样的高望之地去追求名利。
  • “裹粮且记侯赢里”:即使带着干粮,也要记住侯嬴的家在哪里。这是客人对过往帮助过他的人的感激之情,体现了他的感恩之心。
  • “腰间匕首徐夫人”:暗示这位客人可能是刺客或战士,腰间佩戴着象征勇气和忠诚的匕首。
  • “河畔荒丘魏公子”:表示客人可能在河边的一个荒废的地方,这里曾是战国时期魏国公子的信陵君的住所。
  • “吊古有深愁”:客人面对历史遗迹时深感忧愁,可能因为他目睹了历史的兴衰和变迁。
  • “慷慨登车不可止”:客人无法抑制自己的情感,决定立即采取行动,表现出一种悲壮的情绪。
  • “自从盗决黄河奔”至“尘埃非复古夷门”:描绘了一段战争的历史背景,黄河的决堤导致家园毁灭,而古老的防御工事也不复存在。
  • “短衣聊向将军幕”:客人为了生存不得不暂时进入军中寻求庇护。
  • “长剑终酬国士恩”:“长剑”比喻的是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和责任,最终会有所回报。
  • “落日驱车临广武”:诗人驾车来到广武山观看夕阳。广武山位于今天的河南荥阳附近。
  • “春风试马出轘辕”:春风拂面,诗人骑马离开轘辕这个地方。这里的“轘辕”可能指的是古代的某个军事要塞或地名。
  • “丈夫佩印乃恒事”:暗示了功名利禄是每个男子应当追求的目标,也是他们的责任和使命。
  • “安能郁郁老丘樊”:表达了诗人对于平庸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冒险和战斗生涯的渴望。

3.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一位身世坎坷的客人形象,展现了其内心的丰富情感和复杂心境。诗中通过对客人外貌、性格及其遭遇的描写,塑造了一个既有文化素养又不乏侠义情怀的人物形象。诗人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比、排比,以及借古讽今,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个人命运的无奈。同时,通过细腻的场景刻画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使得整首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深刻的思考价值。此外,诗中还蕴含了对于历史和文化传承的思考,以及对于个人命运和社会现实的反思。整体而言,此诗不仅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怀和批判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