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化日流行,人事乃尘积。
得失随鸡虫,一瞬判今昔。
芳华转诘朝,岁事谢兹夕。
万物欣怀新,残年孰知惜。
睒睒东方明,移眴便陈迹。
老尽今古人,悚念百灵集。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元化的作品,题目为《癸丑除夕》。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诗前注释

  • 癸丑:古代纪年,表示一个特定年份。
  • 除夕:农历年最后一日,旧时称为”岁除”或”岁除夜”。
  • 元化:此处作者自指,可能是诗人的字或号。
  • 流行:广泛传播。
  • 人事乃尘积:世间之事如同尘土一般堆积。
  • 得失随鸡虫:比喻世间的得失就像家禽家畜一样微不足道。
  • 一瞬判今昔:瞬间之间就决定了今昔。
  • 芳华转诘朝:美好的时光转眼即逝。
  • 岁事谢兹夕:岁时的事情在这一天结束。
  • 万物欣怀新:万物都怀着新的希望。
  • 残年孰知惜:晚年的人谁又能懂得珍惜呢?
  • 睒睒东方明:东方渐渐明亮。
  • 移眴便陈迹:转眼间一切都成了往事。
  • 老尽今古人:直到今天,人已老去。
  • 悚念百灵集:深感百感交集,百感皆发。

诗意解析
首联“癸丑除夕”,“癸”是天干之一,“丑”是地支之一,“除夕”则是每年农历年末的一天。整首诗以除夕为背景,表达出诗人对人生无常、岁月易逝的感慨。

颔联“得失随鸡虫,一瞬判今昔”,诗人用“鸡虫得失”比喻人生中的小得小失,强调这些琐碎的小事很快就会成为过去的事。这反映了诗人对世事变化无常的认识和感慨。

颈联“芳华转诘朝,岁事谢兹夕”,诗人感叹美好时光(芳华)转瞬即逝,而一年的时间在这一天也宣告结束。这两句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无奈感。

尾联“万物欣怀新,残年孰知惜”,诗人描绘了万物都在期待着新生的希望,但对于那些即将步入晚年的人来说,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懂得珍惜时间呢?这反映了诗人对老年人生活状态的思考和感慨。

尾联“睒睒东方明,移眎便陈迹”,诗人描述了东方逐渐明亮的景象,同时暗示一切都已成为过去。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茫。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除夕这个特殊时刻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岁月易逝的深刻认识和感慨。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将复杂的情感和哲理浓缩在简短的诗句中,形成了深刻的艺术效果。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元代文人诗词中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