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论多翻覆,天心有废兴。
仓皇诛管蔡,羽翼失疑丞。
国狗应难噬,城狐未可凭。
夜来看北斗,佳气满昭陵。
《十月二十日之诏》是清代诗人李希圣创作的一组诗。下面将逐句对这首诗加以解释:
世事多变:描述了世间的议论和世道人心经常发生翻覆,意味着社会的变迁无常,人们的观点也在不断变换。
天意难测:表达了天心(上天之意)有时有兴衰变化,暗示了天道无常,不可捉摸。
朝廷用典:提到了朝廷使用管蔡等历史人物来比喻当前的事件,可能涉及对某些政治行为的批判或警示。
自我反省:作者在诗中反思自己的行为,如同失去了羽翼的鸟儿(疑丞),象征着失去方向或依靠。
警惕小人:表达了对于国家中的“国狗”(指忠诚但手段狡猾的臣子)的担忧,认为他们可能会给国家带来灾难。
城狐幻影:使用了“城狐”这一典故,表示那些貌似忠诚但实际上不可靠的人。
北斗星辉:通过观察北斗七星,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象征吉祥和希望。
《十月二十日之诏》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传达出诗人对于时局的忧虑、对于道德和政治理想的坚守。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现实问题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