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左长城只自摧,咸阳一炬总成灰。
噬脐事业无生气,尝胆君臣愧霸才。
西极未闻天马至,故宫先唱野鹰来。
边愁不到芙蓉苑,过锦新闻寿宴开。
诗句如下:
江左长城祗自摧,咸阳一炬总成灰。
释义:这里提到的“江左”是指长江以东的地区,而“长城”则可能指历史上的某个重要防线或防御工程。诗中“祗自摧”表达了这种建筑最终在外力的冲击下崩塌或被摧毁的景象,“咸阳一炬”指的是发生在秦朝末年的焚书事件,秦始皇焚烧了大量的书籍,这两件事都被用来象征历史的变迁和国家的兴衰。”总成灰”则形象地描绘了这一切的最终结果——灰飞烟灭。
接下来是第二句:
噬脐事业无生气,尝胆君臣愧霸才。
注释:“噬脐”在这里是比喻后悔已晚的意思,“尝胆”则是指战国时期勾践为复国而卧薪尝胆的故事。这句诗表达了因为错误的决策或行为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从而感到悔恨。”愧霸才”则是说,即使有卓越的才能和抱负,也难以逃脱失败的命运。
第三句:
西极未闻天马至,故宫先唱野鹰来。
注释:这里的“西极”指的是古代对西方极远之地的一种称谓,“天马”通常被视为祥瑞之兆,但在这里可能暗示着某种不祥之兆。“野鹰”象征着贪婪和掠夺,用这个比喻来形容那些为了私利而不择手段的人。
第四句:
边愁不到芙蓉苑,过锦新闻寿宴开。
注释:“边愁”指的是边境的忧虑,“芙蓉苑”通常是一个美丽的园林,这里可能暗指某种宁静美好的生活场景或是某种政治上的安宁。“过锦新闻寿宴开”中的“过锦”可能指喜庆之事,如庆典或宴会,而“寿宴开”则意味着庆祝长寿和福寿。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比历史变迁中的某些关键时刻和人物命运,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兴衰、国家命运和个人行为的深刻反思。它不仅仅是对过去的回忆,更是一种警示和对未来的思考。通过对古代事件的引用和象征,诗人展现了对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尊重以及对当前社会和政治环境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