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台杨柳已摇春,萧瑟欢娱迹易陈。
故国书来仍作客,荒城日落不逢人。
早衰自觉心期负,多难愁闻战伐新。
卜筑沧浪真恨晚,几时料理洛阳尘。

诗句释义与译文如下:

  • 诗句一:“燕台杨柳已摇春,萧瑟欢娱迹易陈。”
  • 注释:燕台,即燕地的台榭。杨柳已摇春,描绘了春天到来时杨柳摇曳的景象。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写杨柳的摇曳和春天的到来,营造了一个生机勃勃而又稍带萧瑟的氛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春天的短暂。
  • 诗句二:“故国书来仍作客,荒城日落不逢人。”
  • 注释:故国,指故乡。书来,指家信。故国书来仍作客,意味着虽身在异乡但心念故土。荒城日落不逢人,描绘了一座荒芜之城,太阳落下时也难以遇到人烟。
  •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虽身处他乡却心系故土的孤独感受,以及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 诗句三:“早衰自觉心期负,多难愁闻战伐新。”
  • 注释:早衰,指年岁已高。心期负,意为内心有所愧疚或遗憾。多难,指国家多事。愁闻战伐新,指因战争而听闻新的战事。
  • 赏析:此句反映了诗人因国家多难而感到忧虑和自责的心情,同时也体现了他对战争的反感和对和平的向往。
  • 诗句四:“卜筑沧浪真恨晚,几时料理洛阳尘。”
  • 注释:卜筑,指选择居住地。沧浪,指宽阔的水边或沙洲。料理,整理、清扫。洛阳,古都名,此处借代故乡。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选择居住地时机的后悔和对故乡的思念。他希望有机会能回到故乡,清理那些与故乡相关的尘封记忆。

《春感·燕台杨柳已摇春》是一首充满情感的古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家乡的眷恋。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古代诗人情感世界的途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