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响南皮不自量,陈思夺嫡在词场。
西园月比鱼山好,翻案论诗到夕堂。
逸响南皮不自量,陈思夺嫡在词场。
西园月比鱼山好,翻案论诗到夕堂。
此诗出自清代诗人李希圣的《曹子建·逸响南皮不自量》,全诗如下:
逸响南皮不自量,陈思夺嫡在词场。
西园月比鱼山好,翻案论诗到夕堂。
接下来为您简要解析这首诗的内容:
- 诗句注释:
- “逸响南皮”:指的是声音高远,不受限制。南皮,地名,这里代指声名远扬。
- “不自量”:意为没有自知之明,盲目自大。
- “陈思夺嫡”:指曹操(曹植)在争夺帝位中胜出。
- “词场”:即文辞比赛的场所。
- “西园月”:指秋天夜晚的月亮,常用来象征清冷和寂寞。
- 译文赏析:
- 第一句表达了某人自视甚高,认为自己的声音能够传得很远。第二句则描绘了此人在文坛上的成就,他的作品胜过他人,因此被视为文坛的领袖。第三句通过对比,强调了作者在文学上的才华和成就。最后一句则是对前文的总结,指出作者在文学创作上有着非凡的才华。
- 整首诗通过对“陈思夺嫡”这一历史事件的巧妙运用,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文学才能。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之间的竞争和较量,以及他们对于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 背景知识:
- 李希圣是晚清时期的诗人、文学家,他的作品在当时广受欢迎,被认为是清代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作品以豪放、奔放著称,深受后人喜爱。
- 此诗的创作时间不详,但根据内容推测,它可能写于清末民初之际,那时中国社会正处于动荡不安的时期,文人纷纷投身于文学创作中,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想。
《曹子建·逸响南皮不自量》是一首充满历史色彩和文化底蕴的诗歌。它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