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安期宅,青山太白祠。
何如九龙坞,小酌二泉池。
涧畔多瑶草,松根足伏芝。
无因小儿女,却负向平期。
薛又洲携杖山行图
赏析清代诗人李兆洛山水诗作
- 黄海安期宅
- 描述黄海之滨的神秘居所,暗示远离尘嚣的宁静生活。
- “安期”取自道教炼丹术中的安期村,象征着长生不老的理想。
- 通过“宅”字,表现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青山太白祠
- 以李白命名的太白祠,象征诗人对诗歌才华的尊崇。
- 描绘青山环抱中,李白雕像栩栩如生的景象。
- 强调文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 何如九龙坞
- “九”和“龙”在中国文化中常用来比喻吉祥和高贵。
- 形容九龙坞的自然美景,如同仙境一般。
- 表达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 小酌二泉池
- 描述在一个幽静的地方小聚,享受清泉石上流的惬意。
- “小酌”传达出诗人与朋友间轻松愉快的交流氛围。
- “二泉池”象征着清新自然的水声和心灵的净化作用。
- 涧畔多瑶草
- 描绘山谷间的瑶草,暗示着高洁的品质和纯净的心灵。
- “涧畔”指代自然景观中的溪流旁,营造出静谧的氛围。
- 通过“瑶草”的象征意义,表达对自然和谐之美的欣赏。
- 松根足伏芝
- 描述松树下生长着灵芝,象征着长寿和健康。
- 强调自然元素的生命力,以及它们对人的积极影响。
- 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 无因小儿女
- 表达诗人对于子女成长的忧虑,担心他们无法理解这份诗意生活。
- 反映了古代文人对子女教育的关切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责任。
- 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以及对现实束缚的无奈。
- 却负向平期
- “向平”是古代的一种理想人格,象征着高尚的道德情操。
- 表达了诗人虽然有美好的愿望,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实现的遗憾。
- 揭示了诗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以及现实与理想的差距。
《薛又洲携杖山行图》不仅展示了清代诗人李兆洛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更深刻表达了他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以及对社会责任的反思。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窥见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世界,感受到他们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