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随泉声行,还逐泉声止。
泉声近不鸣,清流石齿齿。
孤亭俯层巅,满阶红叶委。
万籁动笙竽,岚光生涧底。
秋气入夕佳,微凉耽徙倚。
蓬瀛想金仙,薜荔吊山鬼。
此地昔流觞,高会拟曲水。
我来悄无人,空山落松子。
望远资无穷,念往情何已。
兀兀碧槛前,坐看溪云起。

诗句注释:

  1. 偶随泉声行,还逐泉声止。
  • “偶”(偶尔)表示偶然或无意的。
  • “随”和”还”都是动词,表达动作的进行。
  • “泉声行”指的是随着泉水的声音走。
  • “泉声止”指的是跟随泉水的声音停止。
  1. 泉声近不鸣,清流石齿齿。
  • “泉声近”指的是靠近泉水的地方。
  • “齿齿”形容水流的声音清晰且清脆。
  1. 孤亭俯层巅,满阶红叶委。
  • “孤亭”指的是一座孤独的亭子。
  • “层巅”指的是高高的山巅。
  • “红叶委”指的是红色的树叶落满了台阶。
  1. 万籁动笙竽,岚光生涧底。
  • “万籁”指自然界的所有声音。
  • “动”是动词,描述声音被激发出来。
  • “笙竽”是古代乐器,此处比喻声音。
  • “岚光”指山间的云雾。
  1. 秋气入夕佳,微凉耽徙倚。
  • “秋气”指的是秋天的气息。
  • “入夕佳”指的是夕阳的美丽。
  • “微凉”指的是凉爽的感觉。
  • “耽徙倚”指的是沉迷于徘徊和站立。
  1. 蓬瀛想金仙,薜荔吊山鬼。
  • “蓬瀛”指神话中的蓬莱仙岛或仙境。
  • “金仙”指仙人,这里用来形容仙境中的神仙。
  • “薜荔”是一种植物,这里可能用来象征某种神秘或者超自然的力量。
  • “吊山鬼”是指对山中鬼神的怀念。
  1. 此地昔流觞,高会拟曲水。
  • “流觞”是一种古代宴会的形式,人们坐在船上游宴,饮酒赋诗。
  • “高会”指盛大的聚会。
  • “拟曲水”是指模仿曲水流觞的场景,可能是在溪边或河边举行的宴会。
  1. 我来悄无人,空山落松子。
  • “悄无人”是指周围没有人。
  • “空山”通常用来指代寂静的山林。
  • “落松子”可能是指松树掉落的松果。
  1. 望远资无穷,念往情何已。
  • “望远”可能是指远眺或眺望远方。
  • “资无穷”可能是指资源丰富或灵感源源不断。
  • “念往情”可能是指怀念过去的情感。
  1. 兀兀碧槛前,坐看溪云起。
  • “兀兀”可能是指孤独或寂寞的样子。
  • “碧槛”可能是指绿色的栏杆或窗棂。
  • “坐看溪云起”可能是指静静地坐着看着天空中的云彩飘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