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日题名处,春风又绿芜。
合流江九派,砥柱石双孤。
树色遥分楚,舟行已尽吴。
只惭渔父问,能赋《石钟》无。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古代诗人张九龄自然景致赞颂
诗作原文
旧日题名处,春风又绿芜。
合流江九派,砥柱石双孤。
树色遥分楚,舟行已尽吴。
只惭渔父问,能赋《石钟》无。诗句释义
- “旧日题名处”:指历史上文人墨客曾经留下足迹的地方,暗示这里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价值。
- “春风又绿芜”:春天来临,草木复苏,原本荒芜的地方重新生机勃勃,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自然的活力。
- “合流江九派”:长江的水汇聚成九股不同的支流,形容江河水流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 “砥柱石双孤”:指两座高耸入云的山峰(砥柱),它们独立于群峰之间,显得格外突出。
- “树色遥分楚”:远处的树木与楚地的景色交融在一起,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 “舟行已尽吴”:船只行驶至此,已经抵达了吴地的边缘,意味着旅行即将结束,也暗示着旅程的终点和新的开始。
- 译文对照
- 诗中通过描绘湖口的自然风光和地理位置,展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和赞美之情。
- “春风又绿芜”不仅表达了春天的到来和万物复苏的景象,还暗含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期待。
- “合流江九派”和“砥柱石双孤”等意象,既展示了地理特征,也蕴含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叹。
- 结尾部分“只惭渔父问,能赋《石钟》无”,表达了诗人谦虚的态度,以及对能否创作出类似《石钟山记》这样优秀作品的自省。
- 赏析要点
- 此诗通过对湖口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 诗中的自然景观如春风吹拂下的草木、江河汇流、高耸入云的山峰等,都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和灵感的来源。
-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