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里朝朝出,同群担负行。
野花头插满,黑齿草涂成。
赛胜缠红锦,新妆挂白珩。
鹿脂搽抹惯,欲与麝兰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能力。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基本能力。考生要读懂全诗,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在此基础上把握诗句中重点字词的意思和含义,然后结合题目要求分析赏析。注意抓住关键词语,如本题中的“赛”、“新妆挂白珩”等,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总结。本诗是一首乐府《相和歌辞》,描写了民间妇女的生活场景,通过写她们梳洗打扮的过程,来表现农村妇女生活的艰辛,以及她们爱美、向往美好生活的心情。
【译文】
社日里天天外出,同乡妇女一起肩挑背负。
野花插满头顶,黑齿草涂成黑发。
比赛胜过缠红锦,新妆挂上白玉环。
鹿脂搽抹惯了,想与麝香争芳。
(注释)
番妇:指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妇女。
社里朝朝出:社日为农历二月二日。
同群担负行:同乡妇女一起肩挑背负着农具或粮食去集市赶集。
野花头插满,黑齿草涂成:指用野花插在头上,用黑齿草染黑头发。
赛胜缠红锦:比赛谁的红绸带更漂亮。
新妆挂白珩:指把新制的装饰品戴在头上。
鹿脂:《尔雅》云:“鹿脂者,麋脂也。”古人认为其有香气,可用来涂身。
麝兰:指用麝香和兰草制成的化妆品。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南方民族妇女生活习俗的乐府民歌。此诗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南方少数民族妇女的生活情景和内心世界,展示了她们勤劳善良、爱美、向往美好的精神风貌。
首句写她们天天出门赶集,说明南方少数民族妇女的劳动生活非常辛苦;次句写她们赶集时都戴着野花,又插黑齿草,说明她们爱美;三、四句写她们在赶集比赛中的服饰,突出她们的艳丽,同时也表现了她们的爱美心理;最后两句写她们用麝香和兰草涂身,又把新做的装饰品戴在头上,表明她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生动地表现出了少数民族妇女勤劳善良、爱美、向往美好生活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