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岛初来便识君,东山又共学耕耘。
发肤无恙悲徒老,著述方成悔欲焚。
忽作闲心同倦鸟,俄焉长揖别高云。
从今只合言于野,理乱都将置不闻。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句的主要内容,并结合着诗句进行理解,同时还要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
“鹭岛初来便识君,东山又共学耕耘”,这两句是说:在鹭岛初次来到此地便已相识,又在东山一同耕种劳作。“鹭岛”即今厦门市,这里指的是福州,鹭岛即福州。
“发肤无恙悲徒老,著述方成悔欲焚”,这两句说的是:我的头发和皮肤都完好无损,只是心中悲叹自己徒有虚名而无所作为。“著述方成”指我的诗文刚写成就,还未来得及发表。“悔欲焚”是后悔自己当初想要烧掉这些诗文。“发肤无恙”意思是说自己的身体没有受到损害;“悲徒老”意思是说内心悲伤是因为自己年华老去,空有一腔抱负却无用武之地(徒然)。“发肤无恙”和“悲徒老”都是诗人自谦之词,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之情。
“忽作闲心同倦鸟,俄焉长揖别高云”,“忽作”的意思是忽然间,突然之间;“闲心”指闲散的心思;“倦鸟”是说诗人的心情像疲倦的鸟儿一样;“长揖”是拱手行礼的意思;“高云”指的是高远、高峻的白云,喻示着志向高远。这两句意思是说:忽然间诗人产生了闲适的心情,就像倦鸟一样,突然之间诗人长揖告别了高高的云端。诗人此时心情闲散,不再追求名利了。
“从今只合言于野,理乱都将置不闻”,意思是说:从此以后我就只能谈论田园生活了,国家政治混乱与否我都置之不理了。“野”在这里是指隐居田园。
【答案】
鹭岛初来便识君,东山又共学耕耘。
发肤无恙悲徒老,著述方成悔欲焚。
忽作闲心同倦鸟,俄焉长揖别高云。
从今只合言于野,理乱都将置不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