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民有恒业,士子恒为士。我世诗礼家,不士即不子。
汝生母腹中,母梦指出雉。雉飞指即枯,汝生母遽死。
苦孝恭顺姿,遗体独有尔。大父名汝抱,珍爱同卧起。
怜汝失乳孩,望汝续祖妣。而翁苦饥驱,奔走动千里。
继乃通仕版,内外历转徙。趋过迹亦疏,言立罕提耳。
常惧宦游早,听汝废书史。又惧纨绔习,误汝于侈靡。
我乃失教愆,长贻九泉耻。往往缙绅后,非愚即痴騃。
往往寒素家,子孙踵前趾。故我罢官归,无愠实有喜。
且得课而曹,冀免豚犬訾。籯金既无累,一经聊可理。
归来汝已长,衣裳与我比。叩汝腹中书,荒芜杂荆杞。
试汝手中笔,艰涩丛糠秕。长叹幼学年,蹉跎象勺齿。
俄然成弱冠,努力尚及此。圣贤与豪杰,皆从立志始。
能具什伯功,愚柔岂终止。苟能惜寸阴,不争钝与驶。
【译文】
四民有固定的产业,士子就成为士人。我世代诗礼之家,如果不成为士人就是不孝之子。
你生在腹中时,我梦见一只雉鸟飞来指着你的手。雉鸟飞指即死,我生下你就死了。
我苦苦孝顺恭顺的姿性,只有遗体才有你。大爷爷名汝抱,珍爱你就像和婴儿一起起床睡觉一样。
怜悯你不懂事的幼婴,盼望你能继承祖辈的事业。而公公却因为饥饿奔波,奔走千里。
后来你长大后通晓官书法令,内外经历多次调动迁徙。过去足迹已疏远,说话很少提立言之事。
常担心仕途太早,听你说要放弃读书史籍。又担心纨绔习气,误了你对奢侈的追求。
我因此失去了教育的机会,长期贻误在九泉之下的遗憾,往往有地位高的官吏后继者,不是愚笨就是痴呆。
往往寒素人家,子孙能继承先辈的事业。所以我辞职回来,内心是喜悦而不是愤怒。
且可以课读子孙,希望避免受到讥讽的批评。家里金库没有拖累,一本《诗经》聊可治理家业。
我回到家里孩子已经长大,衣裳与我都相同。叩问他肚子里装的是什么书,荒芜杂芜像荆、杞一样。
试着让他拿起笔来,字迹艰涩像糠秕一样。长叹年少学年,蹉跎岁月象勺子齿一样。
忽然已成弱冠之年,努力学习尚可及时。圣贤豪杰,都从立志开始。
能具备百十倍功,愚拙柔顺怎能止步?如果珍惜时光,不要力争迟钝的人快马加鞭。
【注释】
四民:四种职业。有恒业:有固定的职业。
士子:士人。恒为士:永远都是士人。
世:《诗集传》:“《毛传》:士者,事也。谓世道风俗。”
诗礼:诗书礼乐教化。《论语》:不学诗无以言。诗三百,一言蔽之,曰思无邪而已矣。
不士:不成为士人。
母腹:母亲子宫。
雉:古代传说中一种吉祥的鸟类。指出:指向。
枯:干枯。
苦:艰难。
孝恭:恭敬孝顺。
体:身体。
独有尔:独自拥有你。
大父:父亲的父亲。名:取名。
抱:襁褓中的小孩,这里指儿子。
怜:爱怜。
饥驱: 迫于饥寒而奔走。
奔走动千里:四处奔波,走遍千里。
内:内朝官。外:外朝官。转徙:调职。转官位或迁地方官职。
趋过:急走而过,匆匆走过。迹亦疏:足迹也稀疏了。
言立:言语行动。罕提耳:少提耳朵。意思是少提建议或意见。
宦游:出仕作官或为官。
废:废弃。书史:史书典籍。
九泉:《史记·李斯列传》:“使秦宗室诸公子及诸功臣皆得置酒河上,饮酣乃相率而为诗,因作歌云:‘……’。”李斯认为这首诗中有讽刺之意,故奏上秦始皇焚去。
缙绅:古代士大夫所戴的一种帽子,用青丝编成,下垂至地,上面插有簪子,表示身份尊贵。非愚即痴騃:不是愚昧就是痴呆。
寒素:贫寒之士。踵前趾:跟在前辈后面。
罢官归:辞官回乡。
课:考核、考察。曹:官府。
籯(zhōu)金:铜质的箱子。
什伯:十分之一倍,这里指很多倍。理:治理、管理。
象勺齿:《庄子·盗跖》:“老聃曰:盗不可止,为小盗者若丘墟;盗必多多,如有一人狱,吏执缚以次领之,行戮者如封侯之报。老子曰:‘盗亦有道,天之道,善则人道也。”这里的“象”是指形状、形体等,这里比喻年岁,齿:牙齿。
弱冠:男子二十成年,戴冠礼称弱冠。弱冠之年即二十刚出头的时候。
弱冠初度:二十岁初度成年,指二十岁左右的年龄。
努力:勤奋努力。尚:希望。及:赶得上。
志:理想、抱负。
具:准备、具备。具什伯功:具备许多功劳。
愚柔:愚蠢柔弱。岂终止:怎么能停止呢?
苟:假如、假使。惜寸阴:珍惜每一刻光阴。
竞进:竞争进取。钝与驶:迟钝与机敏。竞进者指那些急于进取之人。
【赏析】
这是一首寄子诗。诗人通过自己对儿子的教养和期望,表达了对儿子未来的期望和祝福。全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寓意深远,给人以启迪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