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竹萧萧昼掩门,久无筇屐破苔痕。
忽传江上青衫客,来访溪南黄叶村。
千里相思劳仲悌,一人知己感虞翻。
文章自是吾生事,试与高贤共榻论。

【注释】:

  1. 暨阳翁静子,即沈约。
  2. 筇屐,筇竹的鞋子。
  3. 青衫客,指隐士,这里指诗人的朋友。
  4. 仲悌,张衡字。
  5. 虞翻,字仲翔。
  6. 文自是吾生事,试与高贤共榻论。
    【赏析】:
    这首诗写于公元940年(开宝四年)秋,当时沈约任太子中舍人,诗人任国子博士,两人同在东宫任职,时称“二沈”。诗中描绘了一幅幽雅的景色和宁静的心境,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意境高远,情韵悠长。
    首联:“风竹萧萧昼掩门,久无筇屐破苔痕。”风竹萧萧,形容竹叶随风摇曳的声音;昼掩门,说明诗人闭门谢客,独居草堂。久无筇屐破苔痕,意谓已很久没有外出,连穿竹制鞋子的筇鞋也被苔藓染污了。
    颔联:“忽传江上青衫客,来访溪南黄叶村。”忽然之间有消息传来,说那位江上的青衫客人来拜访了。溪南黄叶村,用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诗句“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中的“故人庄”作比,表明自己的故友来访。
    颈联:“千里相思劳仲悌,一人知己感虞翻。”千里相思,指两地分居、不能相见而思念朋友;仲悌,指张衡字。一人知己,指知音者少;虞翻,字仲翔。
    尾联:“文章自是吾生事,试与高贤共榻论。”文章自是吾生事,意谓文章创作是我的生命所系;试与高贤共榻论,指作者与好友一起谈论学问。
    此诗以“风竹萧萧”、“久无筇屐”等自然景物,烘托出作者孤寂、闲适之情怀。又以“青衫客”、“黄叶村”等物象,点明作者友人来访之喜讯。最后两句,以“文章自是吾生事,试与高贤共榻论”,表达了作者对文学创作的态度及对友人的敬慕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