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护山村,红叶隐茅屋。
门前跨板桥,户后罗修竹。
牛闲系道旁,磨痒向古木。
是时秋风高,霜重粳稻熟。
老农颜色喜,早晚食新谷。
惟苦欠文墨,举动成鄙俗。
今年幸有秋,送子入里塾。
白云护山村,红叶隐茅屋。
门前跨板桥,户后罗修竹。
牛闲系道旁,磨痒向古木。
是时秋风高,霜重粳稻熟。
老农颜色喜,早晚食新谷。
惟苦欠文墨,举动成鄙俗。
今年幸有秋,送子入里塾。
注释:
- 白云护山村:白云环绕着山村,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红叶隐茅屋:秋天的红叶点缀在茅屋上,显得格外鲜艳。
- 门前跨板桥:村口有一座横跨小溪的板桥,方便过河。
- 户后罗修竹:屋后的竹林被修剪整齐,显得很有意境。
- 牛闲系道旁:牛儿悠闲地系在道旁吃草。
- 磨痒向古木:磨石发痒,让人想起古老的树木。
- 是时秋风高,霜重粳稻熟:这时候正是秋天,秋风凉爽,霜降严重,稻谷已经成熟。
- 老农颜色喜:老农看到丰收的场景非常高兴。
- 早晚食新谷:无论早上还是晚上,农民都会吃新收获的谷物。
- 惟苦欠文墨,举动成鄙俗:只是缺少文化和知识,行为粗俗。
- 今岁幸有秋,送子入里塾:今年终于有了秋天,我送儿子去读书。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乡村生活的诗歌。诗人通过对白云、红叶、板桥、修竹、牛群、磨石等景物的描写,展现了农村的自然风光和农民的生活场景。诗中还表达了农民对于丰收的喜悦和对文化的渴望。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充满了生活气息,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和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