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清明,轻寒轻暖,春剩些些。花褪莺慵,苔浓蝶懒,闲掩窗纱。
梦醒宝鼎烟斜。又柳外,红摇暮霞。怨杀东风,一年春事,都付杨花。

注释:清明过后,天气轻寒重暖,春天还剩下一些。花儿凋零,黄莺儿也懒得鸣叫了,苔藓浓密,蝴蝶懒洋洋地飞舞,我闲散地把窗纱遮住。

梦醒了,宝鼎上的香烟斜斜上升,又看到柳树外,红色的晚霞在飘摇。真恨煞这东风,一年的春光,都付之给了那杨花。

赏析:

《柳梢青》是北宋词人秦观的一首词。这首词上片写暮春景色,下片写春日感怀。全词以景衬情,借春光易逝抒发对时光易逝、青春难驻的感慨。

“过了清明”三句写暮春景色。“过了清明”,说明时间已经入暮春。“轻寒”二句承上启下,写时序变化。“过了清明”,则天气由初春的微寒转为春末的和暖。“花褪莺慵”二句点明题旨。莺歌燕舞,春意盎然,可是此时花儿已残,黄鹂也懒得歌唱,苔藓浓密,蝴蝶懒于飞翔,游人把窗纱掩上,以躲避春风的冷意。这四句写暮春景色,从时序变化着笔,以“花褪莺慵”、“蝶懒”等词语渲染出暮春的萧瑟之感,表现了作者伤春的情绪。

“梦醒”二句写春日感怀。“梦醒”,即醒来之意。“宝鼎烟斜”,指梦中所见之景象。据王灼《碧鸡漫志》卷四载,赵飞卿有《摊破浣溪沙》词:“欲睡香罗袖,经春绿绮弦。”李煜亦有《菩萨蛮》:“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花间集》有注云:“此词为南唐后主李煜所作”)可见“宝鼎烟斜”(梦中所见)实乃南唐后主李煜之词所写。“宝鼎”,即古代的一种熏炉,用金属制成,上面铸有龙凤等花纹。“宝鼎烟斜”与上片的“春事”照应,暗示词人因梦而想起往事。“红摇”二句写春色将残,暗含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惋惜。“红摇”,指落花。“红摇暮霞”,即落红花片摇曳于暮色中的霞光之中,色彩绚丽而美丽。然而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它不能持久,终要消逝。所以“怨杀东风”,即怨恨无情的春风;“一年春事,都付杨花”,即一年的春光,都被那漫天飞扬的浮萍花(又名柳絮、杨花)所取代。这是全词主旨所在,寄寓了词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限感慨。

这首词通过景物的描写抒发作者对时光易逝、青春难驻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