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入清和,已过修禊,卷帘犹怯余寒。漫绿染、萦墙薜荔,叠砌苔钱。双燕来从紫塞,衔泥共、软语花间。应知得、觅遍旧痕,随处情关。
谁家数重院落,空闲杀、当年碧槛朱阑。料未忍、琴书自占,蹴断尘弦。屈指春能几日,薰风起、又听初蝉。归时节,凭寄半幅银笺。
【注释】
凤皇台:即凤凰台,在汴京。修禊:古代风俗,于三月上旬巳日,人们会聚水滨,举行洗濯,以避疫气。卷帘:指推开窗户,让阳光照进屋内。绿染:指春天的绿色已经布满大地。萦墙薜荔:绕着墙边的薜荔花。叠砌苔钱:堆积的青苔像钱币一样。紫塞:指边远荒凉之地。软语花间:燕子的低飞声在花丛中回旋。
应知得:应当知道。觅遍旧痕:寻找着过去的踪迹。随处情关:处处都与情有关。
谁家:哪家。数重:重重门。院落:庭院。闲杀:闲得要死。碧槛朱阑:红漆栏杆。料未忍:料想不忍。琴书自占:自己独占了琴和书。蹴断尘弦:用脚猛踏断了琴弦。春能几日:春光能持续多久。薰风:温暖的东风。又听初蝉:又听到了新蝉的叫声。归时节:回家的时候。半幅银笺:半张银纸。
【赏析】
此词上阕写景抒情,下阕叙事抒情。上阕“双燕来从紫塞,衔泥共、软语花间”四句,是全篇重点,写燕子归来衔泥筑巢,而诗人却无法与之为邻,只好空留一腔情意,寄寓在书信之中了。
这首词写暮春时节,游子对故乡之景的思念之情。上阕“双燕来从紫塞,衔泥共、软语花间”四句,是全篇重点,写燕子归来衔泥筑巢,而诗人却无法与之为邻,只好空留一腔情意,寄寓在书信之中了。
上阕起首二句写天气转暖,春意渐浓,作者心情愉悦地走出室外,推开窗户,让春风拂面。“渐入清和”,点明季节特征;“已过修禊”,表明时序已至清明时节。“卷帘犹怯余寒”,写春风吹拂之后仍有凉意,故仍要卷起窗户上的帘子,以驱除余寒。这一句既写天气变化,亦暗含着作者内心的感受。“漫绿染”、“萦墙薜荔”,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春色图。“叠砌苔钱”三句,进一步渲染出春意盎然的氛围。“双燕来从紫塞,衔泥共、软语花间”四句,是全篇的重点,写燕子归来衔泥筑巢,而诗人却无法与之为邻,只好空留一腔情意,寄寓在书信之中了。这些句子,不仅描写了春天的景象,而且寄托了作者的情感,抒发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下阕“谁家数重院落,空闲杀、当年碧槛朱阑”两句,承接上阕而来,写燕子归来衔泥筑巢,而诗人却无法与之为邻,只好空留一腔情意,寄寓在书信之中了。这一句中,“谁家”二字承上启下,“数重院落”则交代了燕子筑巢的位置。“空闲杀”,说明燕子们忙着建巢,而人却闲得无聊。“当年碧槛朱阑”五字回忆往昔。“料未忍、琴书自占,蹴断尘弦”,写燕子归来衔泥筑巢,而诗人却无法与之为邻,只好空留一腔情意,寄寓在书信之中了。这一句中,“料未忍”三字写出了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但同时也流露出一种遗憾之情;“琴书自占”则是说燕子们自由自在地生活,而人们却被束缚在书卷之间;“蹴断尘弦”则形容燕子们欢快地鸣叫,而人们只能静静地聆听。最后两句,“屈指春能几日,薰风起、又听初蝉”,写春天的时光短暂,而燕子们的鸣唱又让人想起了夏日的来临。“归时节”四字收束全篇,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这首词通过描写燕子归来衔泥筑巢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全词意境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细腻,语言优美流畅,堪称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