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国军锋建将坛,清笳候火报平安。
西迎高掌银刀驻,东下群冰铁马攒。
是处老罴当道卧,何人春燕倚楼看。
潺潺一带罗敷水,鞭影潼关送夕寒。

诗句释义及赏析

华州

  • 这是一首描述华州(今陕西省宝鸡市)的诗,展现了华州的地理环境和军事氛围。

镇国军锋建将坛

  • 描述了在镇国军(指宋代的镇国军,是宋初的重要军事力量之一)中建立了将军祭坛的场景。

清笳候火报平安

  • 这里“清笳”指的是清脆的军号声,通常用于报告战况或传递命令。“候火”可能是指观察天象以预测战争的胜败。这里的“报平安”可能意味着通过这种方式向皇帝报告战争结果。

西迎高掌银刀驻

  • 描述了从西面迎接并安置了一位手持银制武器的高官的情景。“高掌”可能是对这位官员职位的一种比喻,表明他的职位非常高。

东下群冰铁马攒

  • 这一句描绘了从东方下来的一群骑着铁马的士兵,这些士兵可能正在准备出征或是刚刚到达战场。

是处老罴当道卧

  • 这一句用来形容华州周围的环境,”老罴”是古代对熊的一种称呼,”当道卧”则形容熊在路中间睡觉,暗示这里的地形险要。

何人春燕倚楼看

  • “春燕”可能指春天来临时迁徙的燕子,这里诗人可能在描述春天到来时的景象。”倚楼看”则表现了一种悠闲的姿态,可能是在欣赏春天的美好景色。

潺潺一带罗敷水

  • 这里提到了“罗敷水”,可能是指一条美丽的河流。”潺潺”形容水流的声音,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

鞭影潼关送夕寒

  • 最后一句“鞭影”可能指的是军队行进时的马蹄声,而“潼关”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关口,位于今天的陕西渭南。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送别和别离的情感,同时也描绘了夕阳西下时的景象。

译文

华州镇国军锋建将坛,清笳候火报平安。
西迎高掌银刀驻,东下群冰铁马攒。
是处老罴当道卧,何人春燕倚楼看。
潺潺一带罗敷水,鞭影潼关送夕寒。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华州的军事与自然景观的诗歌。首句点明了地点和场景,随后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如“清笳候火报平安”“西迎高掌银刀驻”“东下群冰铁马攒”等,展示了华州的军事氛围和壮观的自然景观。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象征和比喻,如“老罴”和“春燕”等,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感。最后一句“潺潺一带罗敷水,鞭影潼关送夕寒”收尾,不仅总结了前面的描写,也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华州的自然景观和军事氛围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壮丽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于战争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