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暮色到山村,屐印青山认旧痕。
天际帆轻归铁瓮,云边日落侧金盆。
一江南北涛声壮,雨点金焦树影昏。
翘首长安何处是,苍生无限绕吟魂。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山景和自然景观的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以下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1. 登北固山晚眺
  • 解释:登上北固山(位于今江苏镇江)进行晚上的远眺。北固山是历史上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山上有许多古代建筑和自然景观。
  1. 悠悠暮色到山村
  • 解释:傍晚时分,淡淡的夕阳余晖渐渐消失在群山之间,远处传来了山村的炊烟。这里“悠悠”表达了时间的缓慢流逝,而“暮色”则描绘了天空由亮转暗的变化,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1. 屐印青山认旧痕
  • 解释:诗人穿着木制拖鞋在青山上行走,留下了深深的足迹。这里的“屐印”指的是古人穿木底鞋时留下的痕迹。而“认旧痕”则表达了对过去的怀旧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
  1. 天际帆轻归铁瓮
  • 解释:在遥远的天际,一叶小舟轻轻驶回铁瓮镇(位于今浙江绍兴)。这里的“天际”指遥远的天空,而“帆轻”则描绘了船只行驶时的轻盈姿态。而“归铁瓮”则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点,或者是诗人心中的某个回忆之地。
  1. 云边日落侧金盆
  • 解释:在云层的边缘,夕阳缓缓落下,宛如一个金色的盆子。这里的“云边”指的是天边的云朵边缘,而“日落”则描绘了太阳即将落山的景象。而“侧金盆”则形象地描绘了夕阳的辉煌与美丽。
  1. 一江南北涛声壮
  • 解释:南方的江水和北方的海浪相互呼应,共同发出震耳欲聋的涛声。这里的“南”和“北”分别代表长江和黄海,而“涛声壮”则表达了大海波涛汹涌、气势磅礴的景象。
  1. 雨点金焦树影昏
  • 解释:细雨洒落在焦土之上,树木的影子变得昏暗。这里的“雨点”指的是雨水落在焦土上的点滴声,而“金焦树影昏”则描绘了雨水使焦土变黑,树木影子变暗的情景。这种景象给人一种荒凉而又悲凉的感觉。
  1. 翘首长安何处是
  • 解释:诗人抬头仰望,心中充满了对故乡长安的思念。这里的“翘首”意味着抬头仰望,而“长安”则是中国历史上的古都名称。诗人通过这一动作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无尽的思念之情。
  1. 苍生无限绕吟魂
  • 解释:诗人感叹苍生(百姓)的苦难无尽,他的内心如同被诗歌的旋律所环绕,难以自拔。这里的“苍生”指的是广大的人民大众,而“吟魂”则形容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和思考。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和对生活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