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袖天寒,卷帘人瘦,冷云正拥啼妆。金缕歌残,谁怜旧日萧娘。挑灯欲写西风怨,奈花边、影事全荒。尽思量。负了柔乡,换了愁乡。
芳心死到春前蝶,问东园梦醒,几度炎凉。藓砌蛛网,断魂空锁唐昌。广寒宫树都摇落,剩人问、百感幽香。峭亭塘。一尺秋涛,一寸秋霜。

【赏析】

《高阳台·咏菊》是清代词人纳兰容若的一首词,作于康熙二十一年(1672)。这首词以写菊花为题,抒发了作者对人生、对现实的感慨。词中用“蝶”与“唐昌”两个词语分别比喻自己和菊花,将二者巧妙地联系在一起,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珍视以及对现实的无奈。

首句“倚袖天寒,卷帘人瘦”,描写了一个人在寒冷的天气里倚靠着袖子,看着卷起窗帘的人儿显得格外消瘦。这里通过描绘人物形象和环境,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气氛,为后面的抒情做了铺垫。

次句“冷云正拥啼妆”,描述了天空中飘浮着冷云,仿佛正在守护着那些啼妆未干的女子。这个意象既表现了女子的娇艳可人,又增添了一丝愁思。

接下来的句子“金缕歌残,谁怜旧日萧娘”,则是在感叹金缕歌声渐渐消散,再也无人去欣赏曾经那个美丽的女子。这里的“萧娘”一词,既有对昔日女子的怀念,也有对自己身世的感慨。

“挑灯欲写西风怨”,则表达了自己想要借助灯火来抒发心中的西风之怨。这句中的“挑灯”一词,既点明了时间是在夜晚,又暗示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下片中,“芳心死到春前蝶,问东园梦醒,几度炎凉”一句,则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珍视以及对于现实无奈的感受。这里用蝴蝶比喻自己,既表现了生命的短暂,又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之情。“藓砌蛛网,断魂空锁唐昌”则进一步描绘了自己内心深处的苦闷与无奈。

最后两句“广寒宫树都摇落,剩人问、百感幽香”则表达了自己对于广寒宫树都摇落的感慨。这里既表现出自己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又暗示了自己对于现实的无力感。“峭亭塘。一尺秋涛,一寸秋霜”这句则通过描绘景色,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的感慨。这里的“峭亭塘”既表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又暗示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开阔,通过对菊花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现实的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